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2015-07-26 20:40:21)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何占豪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杰作

分类: 闲情逸致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策划人兼主持人与何先生的开场白


 

    2015718日下午,我有幸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厅,面聆了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亲作的题为“梁祝的创作背景与作品赏析”的讲座,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位中国乐坛传奇式的,大师级的人物。

    我感到,但凡到了这个级别的,真正名副其实的人物,一般都才华横溢,且谦逊有度,何先生何尝不是如此。他平易近人,从开场就与听众拉近了距离。虽已值八十四岁高龄,但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情绪饱满。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动作,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大家亲睹了这位老音乐家的艺术风采,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何先生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他的演讲


 

    在现场听何先生的讲座,既是了解其心路历程和《梁祝》创作背景的良好契机,更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何先生的话题从1958年文艺下乡开始,但西洋乐器演奏的皆为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外国音乐作品,农民兄弟听不懂。征求意见得知,希望演出一些民族的音乐。于是何先生走上了一条“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道路。成为他四十余年作曲生涯的座右铭。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何先生不顾年事已高,站着演讲,令人感动。只可惜主办方将背景的“情结”误打成“情节”


 

    前二十年,何占豪先生主要是以“外来形式民族化”为主。主要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烈士日记》、《决不忘记过去》、《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其中尤以与同学陈刚合作创作的,以越剧音乐为素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最。它从最初的雏形,只有四、五分钟的四重奏小《梁祝》,演化到后来将近二十七分钟的大《梁祝》,我认为不仅是简单的时长增加,而是作品内涵和表现力的凸显。其中以越剧音乐素材为主,还吸收了广东音乐、京剧、苏昆剧等多种元素,使整个作品兼收并蓄,相得益彰。

    当谈及当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深情演绎的场景时,何先生还是难抑心中的激动。是的,演出大获成功,作品一举成名,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现场分段演奏


 

    八十年代以后,何占豪先生又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除了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和琵琶协奏曲外,还写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情》,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以及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节日赛马》《傣寨风光》,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九十年代,何占豪高兴地看到古筝新秀辈出,除了将《梁祝》改编为古筝协奏曲之外,还创作了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和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姐妹歌》等,对传统乐曲《月儿高》、《春江花月夜》等也作了改编。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扬琴协奏曲《罗兰情》等,几乎每年创作一部大型作品。在民族音乐语言的创新,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民乐表现幅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尽管如此,但听众知道他的大名,还是源于小提琴《梁祝》这部作品,可以说它是何先生的巅峰之作。虽然时隔多年,他在现场的讲解仍是激情横溢,气韵顿生,只稍坐了几分钟后便站着解说,这一站就是将近两个小时。要知道这对一位高龄老人的体力是多大的考验,但何先生整个身心似乎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了。从起先的分段式讲解,每段特意安排了学院的青年小提琴和钢琴老师现场演绎,便于听众循序渐进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构成。再到播放整个小提琴协奏曲,配以即时解说,让听众的眼前出现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感,直把人搞得如醉如痴,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整部音乐作品的深情讲解


 

    我看到,在梁祝抑扬顿挫,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何先生的眼里噙着泪花,不少听众也是泪眼婆娑。此时此刻,音乐创作者和音乐受众的心连结在了一起,情融汇到了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毋庸置疑,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凝练的。它将越剧戏文中两个多小时的剧情,浓缩为不到半个小时,且故事的梗概又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确实难能可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浪漫的。它将封建势力对纯真爱情的干涉和摧残,直至男女主人公先后化蝶双飞,幻化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可谓主题升华。

    因此,每当我们听到这个动人的旋律时,不仅为故事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感动,而且被音乐的超凡表现力和巨大震撼力而折服。

    这部不朽的作品,传扬了五十多年经久不衰。它早已超越了国界和肤色的界限,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越了音乐的本身,从而成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原创】艺术课堂(4)《余音绕梁:面聆何占豪》
提前整整三个月,何先生收到了主办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生日贺礼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5721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