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2015-03-09 21:03:35)
标签:

原创见闻

上海澳门路

纺织博物馆

历史轨迹

杂谈

分类: 萍踪浮影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纺织大楼


 

    位于上海澳门路昌化路交汇处的上海纺织博物馆,是原上海申新纺织九厂的旧址。前两年我在游走苏州河的几次行程中,曾有一次入内初看过。因时间不够,故未及拍照,但心里一直牵记着那里。

    今年一月八日,我因去补拍重建的江宁路桥照片,事毕,沿着苏州河南岸返回,重访了这家地域性行业博物馆。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博物馆门口的织机雕塑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序厅一角


 

    门口,一座高大的布机模型雕塑矗立着,让人抬头仰望,心生敬意。而俯首而视,广场的地砖上,遍刻着上海曾经存在过,甚至辉煌过的,响当当的纺织类工厂名字,如今已是昨日黄花,默默地躺在地上,仿佛发出无声的呐喊。但历史终究翻过去了这瑰丽而悲壮的一页,将所有的荣辱、毁誉、悲喜、成败定格。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原始部落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织佣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轧花机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纺织先驱黄道婆画像


 

    上海纺织博物馆现有户外展示面积1500平方米,室内展厅约4500平方米,分设四个展馆。通过实物、资料、场景、图文、模型、多媒体等,集中演绎了上海纺织业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生动展示了上海纺织业在各个时期的原始风貌,从其萌芽、兴起、发展、辉煌、衰落、展望这条条经线(主线)入手,通过丝丝纬线(分线),织造出一幅上海纺织业的壮丽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镌刻历史的同时,更让人们留住了那些永不磨灭的记忆。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黄道婆在家中纺纱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老式木织机


 

    据博物馆的相关资料介绍:

    第一馆《历程馆》。介绍远古时代上海纺织的起源与发展、近代上海机器纺织业的创始与兴起、旧上海纺织工业的繁盛与屈辱、新中国上海纺织的支柱作用与辉煌业绩、新时期上海纺织的改革开放与第二次创业、未来上海纺织引领科技与时尚的展望。演绎了从古代、近代、现代以至将来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轨迹与趋势。气势宏伟,波澜壮阔。观此馆,可以回肠荡气,感慨不已,足以激励斗志,再起宏图。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始建于1878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古代七宝镇棉纱交易市场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晚清布店场景


 

    第二馆《撷英馆》。介绍上海纺织发展史中引以自豪的光辉成就、出类拔萃的创造与奉献、名垂青史的创业先贤、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其人、其事、其史,或励精图治、孜孜不倦;或百折不饶、耕耘不已;或破旧立新、开天辟地;或血洒浦江、肝脑涂地。拂去历史的尘埃,智者的光辉依然闪烁。他们是上海纺织的先知先觉、先贤先烈,是上海纺织发展的动力与支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要了解上海纺织的昨天,不能不了解他们的业绩;要振兴上海纺织,不能不承续他们的精神。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大康纱厂界碑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达丰染织工厂(1916)二等奖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纺织巨子荣宗敬塑像


 

    第三馆《科普馆》。介绍纺织工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形形色色的神奇纤维令人眉目一亮,五光十色的各式面料令人眼花缭乱,纺织材料的广泛用途令人豁然开朗。馆内设有互动游戏,考考你对纺织历史与技术的知识与记忆,令人乐而忘返,饶有兴趣。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和昌西服店(创立于1896年)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华阳染织厂优等奖凭(1929)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老广告招贴


 

    第四馆《专题馆》。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上海京昆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展品由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曲团提供。此馆荟萃了海派京昆戏曲服饰的精粹。其服饰之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其展品的历史底蕴更是价值连城。

因此,无论是气势恢弘的序厅,还是底蕴厚实的历程馆、时空连贯的撷英馆、互动叠现的科普馆、赏心悦目的京昆戏服馆,都给参观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南京路商业街模型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浩如烟海的奖状中的几张


 

    对此,我也是感触良多的。在我的亲朋好友中,有许多人曾经就是纺织、丝绸行业中的一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个行业。阿姨曾是苏州染织四厂(后改为床单厂)的,后来随姨夫支援大三线去了贵州;舅妈是苏州棉织厂的,岳母是苏州东吴丝织厂的,当然她们幸运的是,在工厂难以为继之前,已经退休。而大多下一辈的中青年,则面临着下岗的窘境,经受着失业的痛楚。我的小姨子原在新苏丝织厂工作,幸亏她早已调离工厂。而同在新风丝织厂的小舅子及其妻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双双下岗,一时断了生活的来源。我原在的苏州工业美术行业,命运也是如此多舛,于2003年整体拍卖,寿终正寝。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不计其数的铜牌中的几块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上海申新纺织九厂敲响全国纺织压锭第一锤,锤锤敲痛纺织工人的心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雕塑:《我心可鉴》  震撼心灵,血脉贲张


 

    记得那天参观回苏后,我曾不无感慨地在微信圈中连续发了三条信息,配发了二十七张图片。当时的心情文字是这样写的:“上海纺织博物馆介绍和展示了古代纺织的起源,见证和记录了近、现代上海纺织工业的百年兴衰史,图文并茂,实物众多。昔日的辉煌已烟消云散,当年的压锭仍记忆犹新,未来的发展当前景可期,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在里面参观,除了感怀,便是一声叹息。”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现代纺织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不同纤维织成的面料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不同整理工艺的面料


 

    这种历史凝重和心情沉重的交织感,在我们这一代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改革阵痛的人心里,或许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一种切肤之痛的共鸣,一种永不磨灭的记忆。

    如果将上海纺织博物馆看作是一个舞台的话,它仿佛每天依旧上演着上海纺织的悲喜剧。局外人自然例外,但有些人或许会发现曾经的自己,也是戏中的某个角色,甚至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或一把梳子,映照着历史轨迹的脉络,梳理出未来发展的思路。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宇航服和防化服


【原创】沪上印象(67)《上海纺织博物馆》
纺织俊杰浮雕墙,已随时间定格

 

                                                                          写于2015年2月2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