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2014-06-05 20:46:40)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古胥门

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江南运河

历史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走上高高的古胥门万年桥,见其西堍南侧,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东面,有一长条形临河两层建筑,那就是“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当你走进这约600平方米的展厅时,犹如穿行在一条幽静的时空隧道中,由版面、模型和场景等为基本构架,辅以多媒体、视频与黑白老照片相结合的办法,依据大运河苏州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全面体现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形象揭示大运河与苏州古城的紧密关系,以及运河水系与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内在联系。

 

序厅中的一段古城墙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序厅地坪为流动的大运河苏州段遗产分布图,古城区三横四纵的水道清晰可辨。

列入首批申遗名单的7个遗产点段,名称用投影灯投射到相应位置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中国大运河示意图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江南运河苏州段示意图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中国大运河堪称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其北起北京、南抵杭州,全长1782公里,流经河南、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8个省(市)35个城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独特的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

    说起大运河,苏州与其的关系源远流长,称之为母亲河甚为贴切,似并无不妥。除历史堪称悠久外,其亲近程度亦可谓密切。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据了解,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最早开挖于春秋时期,是江南运河的雏形,隋代起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河道,至唐中叶基本定型。唐以后,苏州段运河历经修筑、疏浚,但保持了大运河的基本走向,至今仍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人与自然协作的水管理与水利用工程,是古代运河开凿与应用技术的突出范例。

 

    示意图前安装了可左右移动的钢架,钢架上架着可上下移动的

 显示屏,只要将显示屏移到示意图上的红点位置,一两秒钟后,

幕上就能显示第一横河第三直河之类的河道风光图片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手绘图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城内水系分布图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大运河苏州段通过作为运河主航道的山塘河、上塘河、胥江、护城河以及盘门、阊门等水门与苏州内城水系连为一体。苏州古城水网是古代大运河的水系之一,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城苏州是大运河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古代筑城与水利技术融合的杰出典范。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山塘河风光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苏州与大运河有关的文化遗产众多,其中最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有七处,即:唐代以来就是苏州大运河航道之一的山塘河及其历史街区;大运河苏州段地标性建筑虎丘云岩寺塔;连接大运河与城内水系、连通内外城的盘门水陆城门;明清漕粮仓储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古代大运河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见证的全晋会馆;集水利、交通、景观于一体的古代桥梁杰作宝带桥;江南运河水利工程的杰出凡例吴江古纤道。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今日之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西北起自与无锡交界的五七桥、东南止于与浙江交界的鸭子坝,全长82.35公里,约占江南运河的40%。自古以来就逐步与江南地区的其它河道、湖荡相沟通,成为太湖水道系统中的主干。隋、唐后,尤其是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已成为东南漕运粮食的交通要道,苏州因而成为万商云集的江南富庶繁华之地。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如今,京杭大运河千年常流,涛声依旧,依旧发挥着现实的水利和航行功能。在枫桥景区江枫洲的西端码头上,或在马运大桥、何山大桥、狮山大桥、索山大桥、石湖大桥,及至长桥、澹台湖大桥上,我们俯瞰运河,随时可见一艘艘单体货船和一条条长蛇形的拖船穿梭来往,运输繁忙,即便是在当下的所谓太湖时代,抑或高速公路、高铁、轻轨、航空四通八达,古运河仍然以其自身的优势和便利,成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大运河苏州段七处遗产点图示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运河文明,滋润了一方土地,造福了世代百姓。苏州作为运河沿线重要的文化古城,是唯一以古城概念进行申遗的城市。据悉,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于6月15日至25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为此,谨祝中国大运河申遗圆满成功。

 

展厅一楼通往二楼的假山装饰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观众可在触摸屏上签名留念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苏州中小学生画信支持大运河申遗
【原创】姑苏文馆(2)《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

                                                                              写于2014年5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