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石牌楼正面,两侧镌有南怀谨先生撰写、台湾书法家杜忠诰书写的楹联:
“梵呗钟声寂寂惺惺观自在,江枫鱼火尘尘刹刹见如来”
石牌楼背面匾额:“回头是岸”,
由苏州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吴中区佛教协会会长贯澈大和尚题写
冬日的一个下午,我去吴江松陵办事,事毕后,去了想去很久的圆通寺。因知其院内有两株千年古银杏树,总想等到杏叶飞黄时。
懒洋洋的太阳照在这座江南的名刹上,阳光似乎也显得有了精神,整个寺院金碧辉煌,如佛光普照一般。
圆通寺外景
圆通寺导游全景图
“重建圆通寺缘起”石碑
两株千年古银杏,名为“十样景树”
树身直径均在1.6米左右,高度分别为29米和26米,冠幅分别为14米和12米。
因长着榉、朴、榆、槐、柏、枫、杉、柞、香椿、枸杞、乌柏、冬青和盘杨等,
十多种树枝同出一身,是少有奇观。
千年古银杏生机勃勃
“十样景树”中英文介绍
两树中间的湖石:正面沟壑纵横;背面镌刻“静通”两字
圆通寺,史称“圆通庵”,俗称“大庙”、“吴模庙”、“十样景庙”,位于吴江松陵西南的体育路上,原是城郊吴模村所在。据志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元至正年间、明洪武初年、清康熙年间多次修建、扩建,香火颇盛,为全盛时期。抗战期间,因战乱影响,寺院开始破落,僧人逐渐离寺。抗战胜利后,稍有回升,佛事活动和每年清明前后的庙会还继续举行,后废圯。新中国建立初仍有寺庵痕迹,信众逢初一、十五及佛诞期间皆聚集于此烧香拜佛,直至文革而停顿,延续至上世纪末。
天王殿背面匾额“三洲感应”,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会长启功题写
大雄宝殿正姿,匾额由浙江著名书法家俞德明先生所题
大雄宝殿右前方拍摄
大雄宝殿左前方拍摄
大雄宝殿背面
“慈航普渡”匾额,为苏州佛教协会副会长、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和尚所题
观音阁,前方为放生池

观音阁左后侧拍摄
新建的藏经楼(卧佛殿)已初见端倪

硕大的卧佛,安详的神态
那日我在寺院里,碰到了一位老人,是原吴模村的村民。他说原来的圆通庵场化勿大,直至2001年恢复重建时,更名圆通寺后,经十年来的扩建,才形成如今规模。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使这座江南的千年古刹重获新生。穿过门口的石牌楼,沿中轴线进入寺院细观,前后置有三进,依次为天王殿(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卧佛殿),两侧有钟楼、鼓楼、伽蓝殿、弥陀殿、药师殿、金刚亭、福慧亭等,恢宏大气,佛像庄严;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天井中,有两棵树龄千年,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杏树,乃吴江人文景观中独有的“十样景树”,堪称一绝;寺院的西北隅为新建的“圆通塔”,类北京天坛之形制,庄严稳重,气度非凡。
钟楼
鼓楼
弥陀殿
药师殿
伽蓝殿
金刚亭
金刚经塔碑
碑上经塔、佛字、佛像设计奇巧,题写精妙。可惜原碑
断裂风化,字迹漫漶。后由圆通寺法师及居士发心重刻,碑
高四点五米,修复的原遗碑与现刻的碑相伴而立,为吴江一绝。
福慧亭
功德碑记
寺院西边,有西花园在焉。曲桥流水,假山廊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幽幽然赛江南古典园林景致,构筑精巧,宛若仙境。更难得的是一座露天金玉观音飘然水上,与池中的莲花相映成辉,尽显莲花佛国、观音道场之特色。
循此走廊可至西花园
佛缘
亭桥缘接,金碧辉煌
待月阁
石舫
莲花池
水榭
寺院内的环境是静谧的,没有嘈杂,没有纷扰,大雄宝殿内不时传来僧人居士念诵的声音,会暂时打破这种寂静,但它又是十分和谐的,那天我就亲闻了两次。“南无阿弥陀佛”,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每次听到,总会让人神情肃然,思域超然,仿佛有一种脱离红尘,与世无争的感觉。
刚造的佛塔:“圆通塔”,以供奉佛像,塔基上题有“悲智双运”四字
换一个角度看佛塔
宁静的走廊
佩曰“南无吉祥王菩萨”
龙头长木鱼
飞檐翘角,铃声叮当
守望一方安宁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喜欢这样的环境,如斯的氛围,尤其喜欢“圆通”这个寺院名称。据《楞严经义》所言:“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香,远近能悉,是通也。”这何尝不是人们追求人生圆满,诸事通顺之境界呢。但真正能达此境界者,必经反复修炼,方成正果。
西风凋碧树,经霜始成金
轻舞飞扬
水上露天金玉观音
花岗岩石雕塑,全身贴金,高15米,为目前全省最高的水上观音
把大爱撒向人间

在众生心里,菩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
太阳渐西时,不知不觉中;紫烟缭绕处,梵音和鸣声。阳光把寺院杏黄色的殿阁、杏叶照得金灿灿的一片,让人心里感到无限的暖意。我仰望着西花园的水上观音塑像,尽管涂金的脚手架还未拆除,但仍显得金光熠熠,神采奕奕,尤其是那宁静祥和的面容,在温馨中给人希望。难怪每年有如此众多的善男信女来此朝拜,许愿还愿,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芸芸众生指点迷津,普渡慈航。
写于2013年12月3日
补记:
2014年2月3日(农历甲午年大年初四),细雨蒙蒙,寒意阵阵,我陪难得在苏州过年的母亲去了吴江圆通寺。
我上次去的时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圆通塔和卧佛殿还未竣工,露天水上金玉观音也在重新涂金。现在这些项目已全部完工。加之上次初看时有些遗漏,趁这次机会弥补一下,故用手机随拍照片若干,以将该寺的整体面貌反映的更为完整些。
观音阁内的四面千手观音(香樟木雕刻)
千年银杏树(十样景树)落叶殆尽,更显苍劲古朴
修复的金刚经塔碑(原遗碑)与现刻的碑相伴而立
卧佛殿内的大佛(释迦牟尼)已塑造完毕
卧佛右侧的群仙塑像
圆通塔前的高浮雕龙纹雕刻
圆通塔汉白玉栏杆边遍是佛经故事的雕刻
圆通塔内供奉的佛像
在圆通塔的塔台上观寺院
西花园内的露天水上金玉观音,多个角度,各具神韵






写于2014年2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