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98年在苏州工业园区买了房子,便拥有了自家的一个小院。2000年初搬来居住后,小院里基本都种植了一些绿树植物和花草。
但时隔八年后,这个局面于2008年被打破,局部毁绿,改种田园经济作物,如青菜、豇豆、黄瓜、丝瓜等,其中丝瓜可算是回报最高的一个品种,我曾于2008年10月27日写过一篇散文:《秋日里的最后一根丝瓜》,于30日发于博客。
今年由于长时间高温,植物普遍受其影响,加之因忙于家中事务,对其疏于管理,故开花结果的时间也相应推迟了不少。
仍以丝瓜为例,今年的棚是搭得最讲究的。用布条编成辫子股3×8的矩阵,从底层牵自二楼,形成一个坡形的天棚。而这丝瓜好像不领情似的,攀爬的速度及其缓慢,谁知道它也有难言之隐呢?
及至八月下旬,其攀援速度终于加快,并开始开花坐果,到上星期竟进入了丰收期。丝瓜一旦进入正常状态,其长势是出人意料的。今天看其还好,明天竟然已经变老。故应及时采摘,否则会像苏州人说的:“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的。自家来不及吃时,就送些邻居或亲戚朋友,让大家品尝一下丝瓜丝滑鲜嫩的滋味,那可是无公害的绿色食物啊。哪怕丝瓜老了,也能成为“丝瓜筋”送送人,这也是洗澡和洗锅洗碗的好用品呢。

好长一根瓜
看着那一根根低垂的丝瓜,我们心中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更开心的是,通过种植丝瓜,我们经历了其化籽育苗,移栽发根,牵绳导藤,开花结果的阶段,增加了有关种植方面的知识,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情趣,享受了操弄自家庭院经济过程的快乐。
写于2013年9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