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584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2013-08-30 21:45:29)
标签:

原创见闻

太仓城厢镇

江南丝竹馆

传统民族音乐

文化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江南丝竹馆外景,左边紧挨着“张溥故居”


 

    那日从张溥故居出来,在其东侧,有一处幽雅的所在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看招牌,原来是“太仓江南丝竹馆”。

    这家于2006年4月17日新建开馆的江南丝竹馆,房屋外观看上去与张溥故居类似,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主要包括修旧如旧的清代杨家小楼,和其南面依次新建的花篮厅、戏台、门厅等传统风格建筑,共计770平方米。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屏风玄关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前言


 

    我带着好奇的神情走了进去。只见前厅内陈列着江南丝竹演奏时所用的乐器和丝竹馆总体的介绍,前后厅的中间隔着宽敞的天井,后厅里传出了扬琴、琵琶、二胡等弹拨和管弦乐器的声响,原来里面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器乐课,看来传承江南丝竹音乐文化也得从娃娃抓起,不然将后继乏人。回廊两侧,则为太仓江南丝竹起源、发展的图文以及有关名人的介绍。紧靠前厅的背面,一座雕饰精美,器宇轩昂的古戏台坐南朝北赫然矗立,尽管戏台上空无一人,台下亦无观众,但我眼前犹如活生生地看到了台上演员各种丝竹乐器的倾情演奏,耳边仿佛听到了江南丝竹那悠扬婉转,悦耳动听的旋律。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古戏台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后厅


 

    太仓江南丝竹馆的象征和实际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据考太仓即为江南丝竹的发源地,自明代嘉靖、隆庆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期间民间丝竹演奏活动绵延不绝,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后在江浙沪广为流传,蔚为大观。目前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一个丝竹乐乐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神韵和社会功能。并因其“小、细、轻、雅”的特点被誉为中国民族轻音乐,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有世界影响的乐种之一。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和延续,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及戏曲、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江南丝竹图文介绍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江南丝竹工尺谱大观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如坊间流行的八大名曲,即《中花六板》、《慢六板》、《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四合如意》、《行街》,根据其曲式结构可分为一、基本曲调的变奏(1-4),二、类似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式结构(5-6),三、多曲牌联奏的套曲(7-8)等。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吴梅村与江南丝竹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徐上瀛、王锡爵与江南丝竹


 

    而乐队演奏时所使用的那些丝竹乐器,大致可分为:“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箫、笙);其它(板、板鼓、碰铃)。这些乐器经艺人们的吹拉弹拨,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美妙的音乐便自然而成,给人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是难以名状的。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张野塘与江南丝竹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琵琶图壁画


【原创】弇山夜话(4)《江南丝竹馆》
江南丝竹的“十八般乐器”

   

    平日里我最爱听的江南丝竹音乐就是《春江花月夜》。听着那美妙动听的乐曲演绎,使人更能体会古人张若虚所写“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之意境,可谓大雅之享受。

 

                                                                               写于2013年8月5日

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