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2013-07-05 21:41:42)
标签:

原创见闻

太仓南园

古典园林

文化遗产

旅游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南园北入口门楼,所悬匾额“南园”两字系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州辖区内的几个县市,是我频繁来往之地,太仓就是其中之一。那里不仅是我开展业务的主要区域,还因此结下了几位挚友,一直交往至今。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有江尾海头之称。其西连昆山,南靠嘉定,北接常熟,东临长江,具江南之灵秀,古城之儒雅,水乡之风韵,海港之旷美

    太仓古称娄东,顾名思义,地处娄江之东。娄江,亦被称为太仓的母亲河,其源自太湖,穿苏州娄门而东,一路逶迤百余里,由刘家港(今太仓浏河)入长江。太仓上溯至太湖胥口为娄江,自太仓以下又称浏河浏河口(刘家港)即明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

    太仓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不事张扬;殷实富庶,安居一方,素有“皇家粮仓”之称。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太仓隶属吴国之地,由于吴王在此地建仓屯粮而得名“太仓”。由此可见,这个粮仓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在大字下面,还要缀上一点,是为“太仓”也。

    早就想写关于太仓的相关博文了,这两年也拍了一些照片,有了一些积累。但迟迟未能付博之原因,是由于自己总觉得时间窘迫和积累不够,因为写博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平日里总有一些生计及琐事需要料理,两者冲突时,只能退而求其次。

    本月二十九日,正值太仓南园举办荷花节的第二天,我亲赴了与荷花仙子的约会,可称是一次艳遇。其婀娜多姿,倩影姣容,我已于三十日发于博客。趁戗势里,太仓系列亦从南园开篇。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南园简介及景点示意图


 

    主标题谓之“弇山夜话”,因太仓的城厢镇旧有“弇山”之谓。只是这所谓之“山”,本只是一个土丘而已,且早已夷为平地。以其为名的有原北门外的“弇山饭店”(现为“花园酒店”),我曾在里面住过几次。

    “弇”(yǎn)字大多为常人之不识,但作为历史上一个固有的地名和某些文化背景的代名词,至今被保留了下来。至于“夜话”一词,也无多大含义,只是想将有关太仓的博文皆放在晚上发而已。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第三届南园荷花节主展区

 

*****          *****          *****          *****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门楼内院墙上“素芬自远”四字乃明代大才子文徵明手迹

 

    南园,位于太仓市区南部。在今年三月二日那天下午,虽然时间来不及入内揽胜,但还是到了其园门前打量一番。我记得以前朋友做东,曾在其隔壁的茶酒楼里吃过一顿饭,大致有些印象。六月二十九日去的那天中午,承蒙太仓的好友,在我逛园既毕时,迎至园内,又去了这家茶酒楼。坐在二楼与南园一墙之隔的走廊内,品菜肴之美味,享环境之幽然,致心情之恬然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在小桥边南眺诸景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平梁石桥,一桥双娇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由近及远依次为:“临水长廊”、“寒碧舫”、“知津桥”,一池荷花依廊南迤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前方知津桥左侧为太湖奇石“籫云峰”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隔水相望“临水长廊”和“寒碧舫”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长廊逶迤,通透半漏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遥看“寒碧舫”,静中寓灵动

 

    据史料记载:明清以来,退隐官僚,文人雅士叠山理水,造园成风,作为娄东造园艺术代表之作的南园,乃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之一。其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时为当朝宰相王锡爵所营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占地三十余亩,主要建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太仓民间习称“太师府”。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潭影轩”和“月波桥”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月波桥”:花岗石的三孔石桥,其最大的特点是桥上有廊,又称廊桥。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潭影轩:傍水而建,明月当空,倒映水中,别有情趣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匾额“潭影轩”三字乃吴中大才子祝枝山之手笔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知津桥”远景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知津桥”:单孔拱形石桥,桥面离水面 3.4 米。远望之,如飞虹临水,亦美亦壮。

此桥仿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款式而建,颇有气派

 

    清初,王锡爵之孙、画家王时敏与叠山大师张南垣合作增拓,有二峰名“簪云”、“侍儿”,系自“弇山园”移置。乾隆时荒芜,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日军侵华又一次受到破坏,至1958年前园废。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南入口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是为纪念明代太仓著名琴家徐上瀛先生而于1999 年恢复建造的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主建筑,明式雕花楼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北入口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后天井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馆”后天井月洞门上太古遗音砖匾


 

    自1998年8月开始,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将街坊改造中有历史价值的十余栋古建筑,迁建至南园(投资逾1067万元),逐步给予恢复。目前己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和“长廊”等十八处景点。重建后的南园占地五十多亩,无论是规模,还是园林景观,在太仓都屈指可数。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琴馆内陈列的八音“磬玉”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匾额系徐上瀛当年亲笔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明代太仓著名琴家徐上瀛先生塑像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琴面、琴背示意图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大还阁琴谱


 

    苏式的园林,我去过不少,为晴雨两宜之所在。晴有晴的雅致,雨有雨的韵味。我那天叩访时,正是阴有雨的时候,朋友亦说正是个好时机。我喜欢在这样的情境下,笃悠悠地在园林里闲逛,暂居一隅,远离尘嚣,移步观景,怡然性情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鹤梅仙馆”:南园最为精致的一幢建筑,人称“花厅”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鹤梅仙馆”前的双莲池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莲池里有莲花静静地开着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莲池四周亦为荷花展区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飞檐翘角,振翅欲飞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光影荏苒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幽廊迷情


 

    南园是风雅的。此时此刻,园中的亭台楼榭,湖石假山,幽径小道,草木花卉,仿佛都成了有生命的物体,一个个鲜活的呈现在你面前。你可以与其对话,问它的前世今生;你可以与其融合,品它的古风雅韵。以至于倏忽间心绪缥缈,犹若脱离尘世,恍惚中梦影虚幻,仿佛穿越古今。这不啻是人与景的自然和谐,更是心与心的相互融通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籫云峰”和“知津桥”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簪云峰”:19吨,净高5.2米、连底座高7米,3.3米,

2米。石分三折,每折有每折之特色,又浑然一体,实为不可

多得之太湖奇石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沙摩亭”:又名“妙赏亭”。

石柱之楹联,乃选自徐青藤之联语:“隔岸垂柳笑语,溪荷映水新妆”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井亭”:明式石亭,高四米多,高敞古朴。石柱上的对联手弄石上月,

口吟沧浪辞乃杨州八怪之一金冬心的笔体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龙泉井:左侧落款为“里人建置”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荷花漏窗,栩栩如生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荷花浮雕,动感十足


 

    南园是迷人的。细雨飘忽,微风徐来,眼前的景色呈现出一派朦胧之美。亭台楼阁,烟柳画桥,氤氲在蒙蒙的细雨中,映入于我的脑海中。面对着这如诗若画般的美景,不由得让人生发出些许感慨来:前人留给我们这多、这美的文化遗产,我们究竟能留给后代些什么?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300多年的桂花树,依然生机勃勃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盆景园,园中园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亭亭荷花为谁开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繁华争艳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凌霄花,我情有独钟


【原创】弇山夜话(1)《风雅品南园》
亭在幽境处,人于和谐中

 

                                                                             写于2013年6月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