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2013-05-16 20:33:07)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文化周

文化

分类: 艺廊漫步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置于美术馆门口的展板及艺术家签名


 

    本月九日,“镜中之境 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新加坡文化周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拉开帷幕。

    这是金鸡湖美术馆开馆一年来举办的第五个展览,也是中国首次举办的新加坡当代艺术大展,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首次在文化领域呈现新加坡当代艺术的视觉盛宴。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展览简介


 

    此次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包括新加坡屡获国际大奖的顶级艺术家以及部分新锐艺术家,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塑、新媒体、行为艺术等共15位艺术家的49件作品。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环形乒乓球桌(观众互动装置)   作者:李文


 

    我对新加坡艺术家韩少芙女士并不陌生,十年前她第一次来苏时,为苏州创作了一组题为“亲兰之旅”的五件雕塑,点缀在金鸡湖湖滨大道宽广的草坪上,以抽象的艺术手法,将源于兰花花瓣之美的灵感溶于其中,展现了兰花婀娜典雅的神韵。以至于我每次去湖滨大道,总要在这组雕塑前流连一番。(详见我的博文金鸡湖放歌之十《清平乐·亲兰之旅》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黑森林系列(布面丙烯):死去的树(上图)、动物遗骸(下图)    作者:韩少芙


 

    此次她第二次来苏州,在展览中用《黑森林》雕塑与绘画装置,以黑色为主色调,表达她对于城镇化的发展,树木的砍伐、污染,以及生存环境的思考。

    本次展览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与观众的互动: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叙述体(综合材料装置)    作者:王良吟


 

   王良吟的《叙述体》,一组由新老照片组成的背景墙,前面有一面镜子和一把椅子,仿佛将生活中的场景和经历娓娓道来,让人好像在其中能找到自己生活中真实的影子,值得回味,倍感温馨。据我观察,按照一旁视频播放的内容,好像还有一位裸体女子在展示行为艺术,从她的动作和行为上配合着“叙述体”的展出,以便更好的突出主题,使观众了解其涵义。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女人之间(综合材料装置)     作者:王良吟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另外一个女人(摄影)    作者:王良吟


 

    又如王良吟的《女人之间》,集合图片、行为、装置等多种媒介方式,其中一部分展示会与展览所在地成年女性的生存处境发生直接关联的互动,邀请当地女性参与完成作品的创作方式,也成为这件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这项始于1999年的作品,一直处于不断的创作中,多年来,来自新加坡、日本和德国的女性都曾自愿参与到这个艺术项目的创作中。为此,金鸡湖美术馆已公开招募12位苏州女性参与这部作品的艺术创作,通过交流、倾听、拍摄,反映生活在苏州、工作在苏州、奋斗在苏州的“女人之间”的关系。凡是居住在苏州的成年女性,只要愿意以开放、坦诚的心态与艺术家讨论自己和母亲、女儿之间的关系、感受和情感,并允许艺术家将对话内容、人物肖像在美术馆或画廊公开展出,均可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来。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开国大典》项目(拼图)   作者:何子彦   (有些拼图已被参观者取走收藏)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左图:为我暂时收藏的一块拼图块目;  右图:为开国大典的完整图片


 

    再如何子彦的《开国大典》项目,它有别于《女人之间》,是一个男女老少皆可参与的互动项目。它以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为蓝本,由209块拼图组成,凡参观者有兴趣,就可当场取走一块作为收藏。这209位暂时性的收藏者将于2014年,受邀重新创作《开国大典》。我饶有兴趣地收藏了一块,期待着后续活动的展开。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黑色晚宴(综合装置)     作者:杨子强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最后的晚餐(布面油画)     作者:廖芳炎


 

    另外,我感到展览的名称亦是富有新意,其中还似乎蕴含着一些禅意。“镜中之境,像外之象”,以小见大,由此及彼,让人在有限的展场和展品中,更多地将自己的眼光、思绪和想象力尽可能的延伸和扩展,乃至到达无限的境地。让人看到了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看到艺术之于生活不可或缺,生活之于艺术多元纷呈。

    这或许就是本届展览给你带来的启迪和收获。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高楼(建筑地点系列)    作者:米连柯·普尔瓦奇基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建筑地点(建筑地点系列)    作者:米连柯·普尔瓦奇基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BondⅡ(布面涂抹装置)    作者:李绫瑄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撞系列(布面油画)    作者:巫思远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一臂之力、动物农场(布面油画)    作者:廖芳炎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哭泣的狼(布面油画)     作者:廖芳炎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女孩食鸟、匹诺曹、三腿人玩飞机、夫妻等八幅(布面丙烯)   作者:潘家定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我们在水面上行走(失明长尾猫头鹰)贴纸   作者:赵仁辉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我们在水面上行走(摄影)  作者:赵仁辉

新加坡大士(上左)、新加坡东海岸(上右)、新加坡西海岸(下左)、新加坡樟宜(下右)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我们在水面上行走(摄影)   作者:赵仁辉

新加坡樟宜(上左)、新加坡樟宜(上右)、新加坡东海岸(下左)、新加坡樟宜(下右)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无题第十、十一号(布面油画)    作者:戴威利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原创】艺廊漫步(26)《“镜中之境 <wbr>像外之象”-新加坡当代艺术展》
溜号:工人指南(喷墨打印装置)     作者:李鸿辉

上图(全景);中图和下图(局部)


 

                                                                              写于2013年5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