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谈:《年老气盛》

(2013-04-17 21:13:02)
标签:

原创

杂谈

年老气盛

心平气和

为人处世

分类: 世事洞明

【原创】杂谈:《年老气盛》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写这篇杂谈,我寻思已久,题目由“年少气盛”只改一字而来。由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的这个想法,我曾与苏州古玩城大吉行的黄老板(新浪博客名:子牛)说起过多次。这些天来,总像一根鱼刺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年少气盛这个成语,源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书中》“仁君年壮气盛,…… ”一词,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之意。然年老气盛却查无出处,从何谈起?

    2013年3月13日晚9点多,看见苏州电视台播发的两则新闻,一则产于本地,12日彩虹新村东一老人因900路公交晚到而打司机,26岁男司机,开公交半年,恪守职业操守,未予还手;另一则出于郑州,女青年几站未主动让座,让一60岁老男人挥手打了几拳。

    联想起自己的耳闻目睹,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现在的老人怎么了,火气怎么这么大呢?

    一次我去观前街附近的粤海大药房配药,只见店堂内一老年男子火冒三丈,骂骂咧咧,原来是刚才一女青年店员服务不周而致。在当事人赔礼道歉,且店长也出面致歉后,其火势未减,仍不罢休,一副得理不让人的样子,让旁观者咋舌。有实在看不下去者出来打圆场,反而火上浇油,无济于事。

    又一次在东环路邮储银行办理转账汇款事宜,因前一位顾客办理开户手续,导致服务频率较慢。这时,排在我后面的一男性老年人不耐烦了,几次三番的冲到柜前责问工作人员,在我短短的办理过程中,其索性站到柜前,嘴里叫叫囔囔,哪有什么一米线可言。

    如果说,以前将五十岁作为老龄的标志,那么,现在随着生活水平、医疗保健的改善和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逐渐延长,到六十岁称为老年也算合理。

    应该说,人老了仍具有充沛和旺盛的精力,这并非坏事。但光有健壮的身躯,而心理状态不佳,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更应该说,人到了这把年纪,早过了不惑(40岁)和知天命(50岁)的年龄,已进入花甲(耳顺)乃至古稀和耄耋之年。较之年轻人,有更多、更好的为人处世的资本,即常言的“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早就看惯了人世间风云,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其血气应逐渐舒缓,心态应趋于平和才对,怎么依然心燥气急呢?

    从医学角度而言,年少气盛是荷尔蒙分泌旺盛所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荷尔蒙分泌逐渐减少,人的气血相对减弱,再说老年人容易发火动怒,有损肝脾,于健康绝对不利,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也不应如此啊!

    于是,某些人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人揣度起其平时一贯的为人处世和心理状态来。要么是年轻时浪荡时光,虚度年华,到老了忽觉去日已多,要抓紧补偿,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凡事心急得一塌糊涂,犹如屁股上插了三根鸡毛一般;要么向来惟我独尊,不分场合,总要别人让其三分,为其让路包括让座,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要么生来就是一个急性子,火爆脾气到老了也难以改变,哪怕看惯了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也难以云淡风轻,心止如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纵观当下社会上的老人,好像女性更长寿一些,可能与她们不动辄发怒有关。再说,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正是颐享天年的时候,在家中,尤其是在社会的大庭广众面前,要态度谦逊,心气平和,举止得体,行为规范,为小辈和年轻人做出榜样。不然的话,就枉空了这数十年的阅历,与自己的岁数大不相称,就像苏州人常说的,这把年纪,不知活在什么身上了?*

 

(注)苏州人习惯把已上年纪,但仍不谙人情,不明事理,为人做事和考虑问题有悖常理,不合逻辑的人,称为:“咯把年纪,赛过活勒狗身浪咯”。

 

                                                                   写于2013年3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