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思书院的大门口
夏日炎炎,人的心情不免有些烦躁不安。此刻,你可知道,有一个静僻幽谧的地方正在静候你,那就是位于滚绣坊41号的静思书院。

静思书院正门:左图摄于2008年7月4日
右图摄于2012年8月5日
匾额文字皆由证严法师题写
若你走进静思书院,在那宁静幽雅的环境里沏一壶茶,读一会书,顿会使你那颗浮躁喧嚣的心平静下来,排解世事的纷烦。

天井魅影

光影荏苒
记得还是四年前,我在走十全街下塘的几条小巷时,在乌鹊桥东,紧挨南林饭店西门处,与其有缘邂逅。于是便每年会去那里呆会儿,大致都在炎热难耐之际。前几日我去时,见大门上方之“静思书院”匾额已换作“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让人一看就明了其旨义所在。基金会的创始人为台湾名僧证严法师,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在慈济功德会的帮助下,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蒙恩受惠的贫民、病人、灾民不计其数。可谓大爱无疆,功德无量。

静思书轩正门:匾额文字由证严法师题写

静思书轩背面
静思书院是慈济在大陆开设的第一家书院,
“静思”两字拆字而解,即“青山无与争,福田用心耕”,词意为提醒自身,时时刻刻静心思考人生方向。其首选苏州,基于苏州自古人文积淀深厚,民风淳朴谦和,佛法兴盛,众心向善,以此为依托,辐射全国。且选址为园林式控保古建筑,前身为创于明代的“吴氏继志义庄”,更彰显了返璞归真,宁静致远之要义。

书轩内玄关:有“佛陀洒净地球”琉璃佛像坐镇其中

购书区

咖啡茶座区
园内正厅另悬“静思书轩”匾额于上,表明书院并非徒有虚名。古色古香,素净典雅的厅堂左侧,整齐地摆放着各类相关书籍,大多为证严法师所著,另有一些精美的生活小礼品供你选择享用。左侧则为咖啡茶座,供人与人交谈和阅读书籍之用。在这样的空间里品茗饮咖,读书思考,交流攀谈,心是宁静的,又是真诚的。静的仿佛能听见针掉到地上的声响,诚的仿佛能感到彼此心与心的叩撞。

后花园:静思草坪、静思凉亭、莲荷池、智慧桥

长廊:贯穿南北,幽深静远
书轩大厅之西墙上,有“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字在焉。其出于《法华经》之精髓《无量义经》,义旨极为深妙,乃此经之心髓,须用心体会方知其义理。“静寂清澄”意指清静的本性,惟有放下一切杂念,清静本性才能显现;“志玄虚漠”意指立大愿无边无界,就如天下无我不原谅、不信任、不爱之人;“守之不动,亿百千劫”意为既发大心,立大愿,就不能退缩。不管环境如何,时间多长,都要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讲堂门口

讲堂内部

水景小品,趣味横生
我在书轩内买了一本证严法师所著之《静思晨语》,书中充满了人生修行,佛心向善的智言慧语和人文精神。类似这样的书籍很多,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博大精深,透觉彻悟。予以警世示人,自当功益匪浅。读这样的书,无疑让芸芸众生,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准方位,得以慈航。

《静思晨语》封面

“心灵讲座”招贴
正厅后有花园,花木参差,草坪如茵,莲池静碧,智慧桥和慈济亭,让人感到寓意深远,触景若有所悟。正厅左侧有一长廊南北贯穿,其左有一座大讲堂,是慈济会周末共修和举办心灵讲座的场所。我看到,在书院中,每时每刻都有义工穿着统一的服饰,在为到访者倾心服务,给你释疑解惑,传递爱的暖意。

图为位于台湾花莲的“静思精舍”外景

图为“节能减碳爱地球”活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如斯氛围中耳濡目染,亲身感受,你的心灵不啻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休憩和净化,或许还在其中找到了一生的方向和归宿。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2年8月1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