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底层营业厅
右:二楼展厅
那日在逛福州路时,先去“艺术书坊”买了几本书。出来时,隔着马路看见对面有一个“上海笔墨博物馆”,于是便去参观了一番。
楼下开间并不大,但进深,店堂里卖着笔墨纸砚、印泥等文房用品。笃底有扶梯通二楼,有“上海笔墨博物馆”在焉,一个展示我国笔墨历史和文化之所在。

展厅中央布置如时光隧道

制墨名家“南杨北李”及李鼎和、制笔名家周虎臣文字介绍

徽墨名家曹素功介绍及其谱系

墨及墨模展示

制笔工具展示

制笔材料展示
博物馆以上海著名的老字号“周虎臣”、“曹素功”的历史发展和传世遗存为主线,探究上海乃至全国文房四宝发展的轨迹,展示中国文房四宝的传统技艺和文化。并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多媒体、视频和音频设备,与藏品实物陈列相结合,拓展了展示空间,扩大了展品内涵。

曹素功:邓石如、郑板桥、渔樵耕读墨

丁辅之、弘一法师、吴待秋用笔、用墨

列宿图套墨(28锭)

“曲园居士”俞樾题“曹素功”墨

任伯年、刘瑞芬用墨
王一亭:《泰麓先生画像套墨》定版墨
在常设的笔墨陈列为前提下,博物馆还经常穿插与之相关的个展,使展览丰富多彩,更具看点。如本次就安排了“沈尹默书画艺术作品展”,让观众看到了沈先生的许多墨宝真迹,真有锦上添花之感,笔下生风之趣。

俞樾题“枫桥夜泊”墨及介绍启

中日交流墨“雨中岚山”

“天府永藏”及“山水清音”墨

曾熙为周虎臣题写广告

赵之谦用笔及书法

创新题材墨
参观完毕,我不禁为之叫好。如是一个博物馆,不收门票,且处于闹市文化商业街中,投入和产出显然是不成正比的。若纯以经济利益当头,自然是无法想象和实施的。想那主持者为弘扬中华之灿烂文化,抛却了一些眼前利益,确实亦需要勇气和胆识,此举不亦值得称道乎?

蔡元培及名家用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虎臣制笔技艺”铭牌及狼、羊、兔毫笔介绍展示

沈尹默任命书、用笔、用墨及“临江仙”词书法

沈尹默画竹及魏碑书法

沈尹默楷书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2年4月1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