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行仓库(光一库),原为大陆银行的仓库,光复路1号
说起四行仓库,我不知去过多少次了,它巍然矗立在西藏路桥的西北首。旧时曾是八百壮士英勇抗日的战场,现今是百联集团“创意产业园”和“上工批”的所在地,由百联集团和闸北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投资的“上海河岸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四行仓库(光三库),光复路127号
四行仓库,顾名思义,是四家银行创办的仓库,这在以前我也是未有所知的。这座联合仓库,创建于1931年,原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五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建筑结构最为坚固的货仓。但据现在看来,这大楼有六层,据说为新中国成立后加盖而成,不知是否如此?

四行仓库(光二库),光复路195号
从西藏路桥西北角出发,沿着光复路一路向西,在沿街立面上,你可以发现有三处标有“四行仓库”的字样。最东边为光复路1号(光一库),原为大陆银行的仓库;中间是光复路127号(光三库),原称“北四行”,即为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以前则将以上两库统称为“四行仓库”,但真正意义上的“四行仓库”单指光一库大楼。它在抗日战争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至声名远扬。1984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至于西边光复路195号的(光二库),亦标为“四行仓库”,则可能是百联集团为便于管理,统一番号罢了。

四行仓库(光一库)正门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日军原希望通过袭击攻势快速占领中国,但却意外与国民政府部队陷入长期的拉锯战,而使其“三月亡华”的计划未能得逞。在10月27日至31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国守军第88师下属某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带领第1营的“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奋勇杀敌4个昼夜,掩护大部队撤退,打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毙敌200多人、伤无数,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八·一三”淞沪会战的重要见证地。

四行仓库旧影(翻拍于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馆)
触景生情,我谨以如下的一首小诗,献给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四行仓库”,献给那可歌可泣的、英勇的八百壮士。
弥漫的硝烟早已随风飘散
悲壮的历史却在这里凝固
一幢大楼
几多风骨
犹是数百壮士的不朽身躯
至今仍是这般凛然魁梧

光复路:起自西藏路桥西侧,蜿蜒向西至长寿路桥,约三公里
晋元路:起自光复路,向北延伸至天目中路,约七百米
见证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惨烈
粉碎了日寇“三月亡华”的企图
孤立无援的军队
英勇善战的官兵
凭藉这天然的屏障
与敌激战四个昼夜
用自己殷红的鲜血
用自己不屈的头颅
向世人宣告“中国不会亡”
将国民的抗日热情鼓舞

谢晋元将军塑像:光一库正门内
于是
守军将领“谢晋元”的英名
被命名成了西边的一条小路
门内谢团长的雕像
神态仍是这般威严肃穆
他仿佛依旧率领着旧部
将守防的阵地紧紧守护

光一库正门内墙上悬挂着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简介
这就是光荣的四行仓库
如今虽几易其主
但先烈们留下的精神
永远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管你如何富有创意
无论你发展多么快速
切莫忘记了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
这一幕、一幕
……
写于2011年12月2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