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河西藏路桥西河面
有一条河,从太湖的瓜泾口发源,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绵延一百二十五公里,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
这条河,古称“吴淞江”。在上海开埠前,一直如此唤之。只是后来由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从这条河到苏州,所以叫它为“苏州河”。
现在根据习惯,以上海北新泾为界,以西吴淞江上游称为吴淞江,而以东吴淞江下游,汇入上海市区段,谓之“苏州河”。
一百多年来,上海城市长足发展的过程,是与人力影响和支配苏州河的过程紧密相连的。其结果,使苏州河日复一日,日甚一日地被两岸的社会经济构造所笼罩,也使苏州河在不息的流淌之中一点一点地失去了自然本色。沿河两岸曾经错落地散布着的农田、湿地、芦苇、沟汊,这些土生土长的东西,已不能与日益膨胀的都市化经济共栖,不得不一步一步地迅速向后退去,直至消亡。
于是,在苏州河的两岸这片有限的空间里,逐渐地建造了高楼大厦,开办了工厂、仓库等,工商企业快速发展,沿河人口剧烈增长,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排入苏州河,使得河水受到污染。从上世纪20年代始,苏州河水质就出现了黑臭现象。此后,苏州河污染逐年加重,1978年,上海境内河道全部遭受污染,成为苏州河黑臭最严重的时期。
那个时候,我曾亲眼看到苏州河沿岸的工厂码头上下货物,河边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包括垃圾船。污黑的河水泛出来的阵阵臭味,极为刺鼻,河面上漂浮物横流,不堪入目。我为此一直心存埋怨,这河冠以“苏州”真是倒了楣了,岂不辱没了苏州的名声?
有一部曾经被禁的,名为《苏州河》的电影,讲述了苏州河边发生的情爱故事,它是由娄烨导演,周迅、贾宏声、华仲凯主演的。其剧情梗概是:十里洋场的上海,一条苏州河彷佛隔开旧上海的风花雪月和新上海的纸醉金迷。主人公马达骑摩托车往来苏州河边替人送货。有次他送的“货”竟是纯真少女牡丹,两人便由此相识,日久生情。不料有天他竟绑架她来勒索钱,牡丹愤而跳下苏州河,留下一句:“我会变成一只美人鱼回来找你的。”马达出狱后,在酒吧遇见一个和牡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在酒吧扮金发美人鱼赚钱,名叫美美。但美美说她不记得什么马达、牡丹了,她到底是不是那投河自尽的牡丹呢?……充满着悬疑。
于是,我竟也不知不觉的将以往的苏州河比作牡丹了。每到上海,总会在苏州河边流连一番。期待着这位被大工业绑架勒索,耗尽了青春乃至生命的村姑,归去来兮,死而复生。
眼前,苏州河的两岸经过十几年的综合整治,状况大为改观。沿河建起了绿化观光带,河水基本清澈,无漂浮物,除疏浚和打捞船只外,社会船只禁止在河道中通行。有天,我兴致勃勃的从西藏路桥西北侧的光复路口出发,向西至新闸路桥过河,沿南苏州路一路向东,至外白渡桥;再从外白渡桥折返,过乍浦路桥,沿北苏州路抵达起点。一圈浏览,三个小时,所见所闻,令人欣喜。不禁想到了“事在人为”这句古语,并颇有感触的写下了给苏州河的诗:

苏州河入江口(外白渡桥)
你本是太湖边的村姑
骨子里多么的清纯质朴
从西向东一路走来
款款深情融入黄浦
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伴随着多少朝朝暮暮
看惯了两岸的万家灯火
见证了渔村的赫然开埠
但是
曾几何时
工业革命的浪潮
十里洋场的奢腐
卷起了阵阵黑臭
涌动着层层浊污
你的容貌脏秽不堪
身心受到百般凌辱
就像一个堕入风尘的女子
成为别人随心所欲的玩物
无奈何逆来顺受
暗吞声含辛茹苦
我曾看见
你忧伤的眼神里
流露出满脸的怨怒
我曾听见
你蜿蜒的愁肠中
鸣传出凄婉的啜哭
如今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大手笔使你脱胎换骨
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清纯的面貌得以重现
受伤的心灵终将康复
在湲湲的流水里
我又听到了
你爽朗的笑声
欢快的脚步
在粼粼的波光中
我又看见了
你明朗的脸庞
喜悦的泪珠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1年12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