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萌
丛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584
  • 关注人气:3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2011-10-24 10:56:53)
标签:

文学/原创

见闻

阳澄湖

清水村

赵师傅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上周末,儿子和儿媳陪同学去了清水港附近的蟹农那里买了蟹,回来与我说起那家有围网的事,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今日下午,我和他俩相约又去了那个地方。记得我前周在美人腿上溜达时,亦曾到过清水港,只是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罢了。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赵师傅驾船出门


 

    当家的姓赵,其女与我儿媳是公司的同事。故一到他家,便无拘束之感。主人即热情招呼,请坐上茶。我是个颇有好奇心的人,大凡对自己感兴趣而又不熟悉的的事情,总要详细询问,一探究竟。好在憨厚热情的赵师傅有问必答,一一介绍,为我答疑解惑。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过了南庄公路桥涵洞后,紧接着还有一个涵洞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在涵洞里驾船,人要蹲着


 

    赵师傅家住阳澄湖(原名沺泾)乡清水(原名庙港,因与吴江震泽的庙港同名而改之)村,原先也是种地谋生。十一年前,他买下了位于重元寺北面,阳澄中湖的二十亩水面的经营权,养起了大闸蟹。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湖面上有捉鱼的小船,还有摇橹去围网的

    养蟹这玩意,可不是人人能闹着玩的。记得还是在上世纪的1996年,苏州光福的朋友曾约请我一起到太湖边养蟹。包下一百亩水面,投放十万只蟹苗,出资三十万,三人合资,每人十万。由于我对养蟹无一点知识,且朋友亦不谙熟养蟹之道。一点把握都没有的事,我当然不干,便婉言回绝了。

    谁知一年后,我朋友送了一些蟹给我尝尝。席间,我问起其养蟹之事,他一叹了之。原来由于湖底围网破漏,逃掉了近二万只蟹。又由于其时太湖蟹也未打出牌子,故蟹价不扬,结果几乎把血本赔个精光。我吃着那蟹,心里总也不是个滋味。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比我上次在美人腿拍重元寺的远景要近好多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可泛指劳动工具、场地、资金、知识、经验等等。

别看现在的收获季节,阳澄湖正宗的大闸蟹卖出好价钱,食客们在大啖其肉,细品其味的同时,真正能体会蟹农辛苦的能有几人?“要知盘中蟹,只只皆辛苦”啊!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鳞次栉比的围网,络绎不绝的船

    听赵师傅介绍,一般在每年的二月下旬,如一元硬币大小的蟹苗就要投放。经半年时间的放养,至九月初逐渐成熟。期间要蜕四至五次壳,蜕一次便长大一次。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各家的围网都有这样的分界线


 

    蟹的饲料,六月份之前以河里的小杂鱼为主,六月份以后则外买海里的小杂鱼喂养,除蟹苗费外,饲料的成本也很高。加之蟹苗的自然死亡和逃脱,比例可高达30-40%,听来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确是真实的现状。就以赵师傅家为例,他每年要投放一万五至两万只蟹苗,到后来损耗个六、七千只蟹,也不是稀罕的事。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围网的大门,里面有小船备着


 

    交谈中,看我饶有兴趣,热情好客的主人邀我等去围网转转,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少倾,赵师傅便娴熟地驾驶着机动水泥船,载着我们一起出发了。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内部的圆形围网,蟹苗的暂栖地


 

    船在穿过南庄北桥和南庄公路桥的两个涵洞后,眼前便是宽阔的阳澄湖水面,令人豁然开朗。水面上的秋风略显凉意,但沁人心脾。我们坐在船舱的长板凳上,举着相机,环顾四周,连续抓拍。只见赵师傅挺立船尾,手把操纵杆掌舵。二十分钟左右,便来到了他的围网区域。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围网中值班守候的船


 

    水中的网状大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在机动船靠稳后,解锁下网,我们再转到一条备用的小船上,由赵师傅摇橹驶进水寨。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随手网上来的昂刺鱼,大半成了我们晚上的美餐


 

    水寨里除了蟹,还有塘鲤鱼、昂刺鱼、鲫鱼、虾等,一网兜下去,总有所捞获。那欢蹦乱跳的鱼虾,已经看得我们喜笑颜开,待发现围网上间或爬着的螃蟹时,更是情不自禁了。看着网兜下去的深度,我心生疑问,旋即问赵师傅。答曰:深约1.8至2.5米,难怪那围网的毛竹桩插在湖底还那么稳固呢。圆形围网内先养小蟹苗,便于管理饲养,待稍大些再移至矩形的围网中续养,直至成熟。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蟹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也巧了,阳澄湖大闸蟹素有青背、白肚、金毛、铁爪之特点,以“清水大闸蟹”著称。而赵师傅家住清水,他养殖的螃蟹不正应了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美名么?加之他为人忠实厚道,到他家买蟹,何愁不正宗之有?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总有不安分守己者,上演现实版《越狱》


 

    这些年来的风里来,雨里去,使他五十出头的年纪稍显老气。养蟹日常管理,特别是成熟期的围网值班守候的辛苦,只有当事人寸心自知。出于对主人的礼貌和尊重,我没有问及每年的收入如何,但是赵师傅那硬朗的身板和眉宇间流露出来的神情,让我分明感到了他劳动者的康健和收获者的喜悦。是的,此时此刻,蟹农的富足已写在脸上,何须多问?

 

【原创】放牧阳澄湖(5)《秋风蟹事》
站立船尾掌舵的赵师傅,颇具大丈夫气概


 

    在此,谨向赵师傅和全家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写于2011年10月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