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上午,位于苏州印象城四楼的电子产品零售店百思买,传出了关门大吉的消息。
一个具有国际背景的家电零售巨头,为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寿终正寝了呢?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事者并不糊涂,旁观者却未必清楚。
我眼前不禁浮现出去年3月26日其开业时的情景。场面可谓隆重气派,热闹非凡。连续三天,只要抵达现场并填抽奖单的顾客,即可参加并有机会得到重量10克的金条。看看商品质量尚可,我即购买了一些电子配件,并办理了会员卡。因家就住附近,平时常去印象城,并经常收到该店的促销信息,一切都似正常。
当下,怎么说关就关了呢?我想,十一个月的时间,该店究竟做了多少生意,这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营业绩并不理想。按业内人士的权威说法:“百思买”家电连锁门店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有二,一方面源于在华的“水土不服”,不能很好地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去开发市场,而是一味照搬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发展缓慢,5年仅开出了9家门店,无法形成规模的优势。
它这一关门,可急坏了那批在该店办理了电器延展保修期服务的消费者,还有那些付款购买了家电,但还未开具发票和提货的顾客,担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还有保障?
其中有两个戏剧性的场面不得不提。
一是事发当天记者采访时,该店的领导明明就在现场,但谁也不承认,混迹其中,在暗处静观事态发展。这同当年淮海大战结束时,那些高官混在战俘中的情形有些相似,提起来令人哑然失笑。
二是时隔两天,24日该店又开门了。但已不是正常复业,继续经营,而是在有关部门的责成下,妥善处理售后服务等相关事宜。看来,消费者尽管受到一些惊吓和增添了一些麻烦,自身的权益应该有保障了,应是不幸中的万幸呐。
从今以后,人们手里的“百思买”会员卡,或许会成为一个警钟,并时时提醒大家。
唉!“百思买”,百思,不能买啊!
写于2011年2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