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古风遗韵
在琴溪香谷山门左侧,矗立着一块黄腊石,上书“状元谷”三字,仿佛已经告知游人,“状元文化”乃此一绝。
据史书记载,唐代有两位桐庐籍诗人施肩吾、徐凝在龙门山龙门寺同窗求学,元和十五年同科殿试,同举进士。其中施肩吾以状元及第,因此“琴溪香谷”又称“状元谷”。

状元马
先说进士徐凝,与施肩吾日共吟咏,交谊甚笃。其诗朴实无华,意境高远,笔墨流畅、师法自然。如《题处州缙云鼎湖》:“黄帝旌旗去不回,空携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青天雨点来。”被奉为绝唱,后来竟无敢题者。又《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亦为魁首之作。
另又以书法著称于世,《黄鹤楼》、《荆巫梦思》两诗的墨宝,为宋代宫廷所收藏。

再说状元施肩吾,虽状元及第,然淡泊名利,不惯官场倾轧,未待朝廷授官即归故里。后往江西洪州(今南昌)西山学道修炼,称华阳真人,著有多部道学论著。晚年率领族人东渡台湾,到澎湖列岛定居,成为开发澎湖第一人。

状元祠
施肩吾的诗才早在赴京会试前就初露头角,他传世的诗作,有一百九十七首被收进《全唐诗》,其中十分之一描绘了浙江风光;后到澎湖定居后,又留有许多诗作。
我初略地拜读了他的诗,或咏物吟景,或忆旧赠友,或抒怀寄志,荡无华丽之词藻,全然清雅之音韵,现摘录几首以供大家分享:
《山居乐》:“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晓光词》:“日轮浮动羲和推,东方一轧天门开。风神为我扫烟雾,四海荡荡无尘埃。”
《惜花词》:“千树繁红绕碧泉,正宜尊酒对芳年。明朝欲饮还来此,只怕春风却在前。”
《春霁》:“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秋夜山中赠别友人》:“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感忆》:“暂将一苇向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忽见浮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洗砚池
赏读着这样的诗歌,品味着如斯的情境,不由得让人钦佩起诗人的才气和胸襟来。
真是“古人尚如此,吾辈当勉思”啊!
(未完待续)
写于2010年12月1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