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杂谈:《我看血荒》

(2010-11-03 21:04:57)
标签:

文学/原创

血荒

无偿献血

杂谈

分类: 世事洞明

【原创】杂谈:《我看血荒》

 

    今日早间央视《朝闻天下》和晚间《苏州新闻》都报道了青岛、威海、昆明、南京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的情况。令人不免有些诧异,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血荒,指血液供应偏紧或告急现象,往往会出现在冬季和春节,特别是学生寒暑假期间。而从今年八月份以来,上述城市的供血紧张局面一直未得到缓解,甚至愈演愈烈,启动二级预警,演变为全国性的血荒。

    何谓二级预警?即当血液库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时,就得拉响二级预警了。在此期间,只能暂停择期手术及一般性输血治疗,血液优先供给急危症患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急症用血。

    细细分析,血荒的成因,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

    一是从来源上,无偿献血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据昆明往年全市无偿献血的统计报表表明,国家公务员在其中占的比例非常小,基本上很少参加。目前,大学生、农民工无偿献血的比例超过了90%,而昆明市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全年无偿献血人数的0.92%,医务人员的比率则仅仅有1.2%。

    二是从机制上,建议出台鼓励措施。

    在发动国家公务员、医疗机构等群体献血上,政府是否可以通过考核手段、或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给予态度积极的单位一些鼓励?

    三是从投入上,政府应当加大对血液中心的硬件投入力度,比如多购买一些采血车,流动或定点作业,扩大采血范围。

    四是从信誉上,要提高献血者的信任度。

    人们不愿意献血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出于各种“不信任”。如不信任献血无害的宣传;不信任采血过程的安全;不信任献出的血能免费地用到有需要的人身上;不信任献血后自己和直系亲属真能按规定便捷的免费用血;等等。

    以上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就无法彻底消除人们心中的这些疑虑,就不能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则血源就成了无源之水,其干涸和枯竭是必然的。

    我之献血,已有多个年头,每年两次,已累计3000毫升,且我的妻子和儿子都是义务献血者。往年也多次碰到过苏州中心血站某某血型告急的情况,他们往往会用短信通知你,让你及时了解实情,以解燃眉之急。对此,我已习以为常。

    我的献血过程,每次200毫升或400毫升不等,身体并无异样感觉。倒是每年两次的献血,无形之中好像进行了两次体检,如血压、血液粘度等。每次献血后数天,血站会用短信告知血液检验情况,次次合格,无疑也提升了自己的健康指数。

    但有一点遗憾的是,今年九月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我被告知不能继续义务献血了。对于这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时逾12年的法规,我曾向市中心血站呼吁,是否能适当放宽条文限制?不知有关方面是否能与时俱进,及时修改制定出新的条文来,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无偿献血者献血有门。

    对于献血年龄的规定,世界各国是不同的。如美国为17-65周岁,加拿大、英国等国为18-65周岁,亚洲国家日本,献血年龄也是18-65周岁。如我国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延长之,这也是增加血液供应不可忽视的方面吧。

    我想,3000毫升的无偿献血量,应不是一个结束,我期待着新的开始,爱的接力

 

                                                                             写于2010年11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