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2009-11-30 09:35:44)
标签:

文学/原创

随笔

银杏

文化

分类: 情丝梦缕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枕 河人 家

 

    冬日,在苏州的街头,梧桐叶随着北风四处飘散,自由坠落,唯香樟树仍保持着它那一片苍翠。与之形成强烈反差,惹人眼目的,莫过于那金灿灿的银杏树了,到处透露出成熟的气息。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道前街人行道

 

    银杏树,树干高大挺拔,那犹如一把把小扇儿似的叶子,闪着“帝王黄”耀眼的金光,纷纷飘飘,洋洋洒洒,从空中摇摆着撒向地面,使肃杀的冬季充盈着片片亮色。让我们的生活不再沉郁烦闷,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金狮河沿旧民居

 

 

    若你要感受如此的氛围,可亲自去领略一下,它会给你点、线、面全方位的惊喜,不禁会发出“满城尽摇黄金扇”的感叹了。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道  前 

 

    昨日,我并未去苏州东山观赏银杏,而是就近在古城区和工业园区转了一下,拍得不少照片,极富情趣。回家整理时,再一次被那金色的世界感染了。

    先来看“线”。道前街的银杏树均在街道的南侧,从饮马桥向西至红旗桥。这一九八四年拓宽马路时种植的银杏树,历经二十五年风雨,已从一棵棵小树长得枝繁叶茂,初成气候了。远远望去,若一条硕大的金龙腾空飞舞,煞是壮观。而沿河对面金狮河沿粉墙黛瓦的旧民居,在银杏枝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端庄灵秀。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文 庙儒 风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左图:“三元杏”(195年)   右图:“连理杏”(635年)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左图:“福杏”(635年)   右图:“寿杏”(833年)

 

    再来看“点”。文庙内保存着几株古银杏树,树龄最长的“寿杏”已达833年之久,阅尽人间沧桑,与文庙的整体氛围十分协调,映衬着孔老夫子的雕像,把大成殿渲染的熠熠生辉。至于干将东路平江实验学校大门内的那些银杏树,错落有致,古风新韵,校方因此将那片广场命名为“银杏广场”,其意义亦深远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口皆碑,市民趋之若鹜。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平江实验学校

 

    末尾看“面”。工业园区现代大道与星都街交汇处,即都市花园的北边,十年前新种的成片银杏树,现正茁壮成长。相信若干年后,这里亦将蔚为大观了。

    看来,苏州的绿化部门对银杏树也情有独钟,不仅凸显了姑苏城的地域风貌,而且迎合了苏州人的审美取向。那天我经过凤凰街时,看到街道的两侧也植有银杏树,五年、抑或十年后,这条金色的凤凰从自然意义上也将翱翔了,为古城增姿添色。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工业园区现代大道与星都街交汇处

 

    银杏,苏州人习惯称之为“白果”。说来你可能不相信,这物种最早竟出现于3.45亿年前,至今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银杏树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其树干高大,叶似扇形,形态古雅,冠大荫状,具有吸热降温效果,果实具有食疗和药疗作用。因此,我每天早晨都有吃“白果”的习惯。先将其轻轻地敲出裂缝,植入牛皮纸信封,再放进微波炉里转一分钟,剥壳去衣食之。自称为“日啖白果八九粒,清痰止咳益肺气,心脑血管胆固醇,一一改善健身体”!

 

【原创】随笔:《我爱银杏》


    我爱银杏,不仅在于它丰富了我的生活,给我以欣赏和食用等美的享受,而是在于,我赞叹它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钦佩它那“物竞天择”的生命力,才能世代相传,历久弥新,泽被天下,福荫古今!

 

* 标题《我爱银杏》文字为银杏果拼搭而成

 

                                                                           写于2009年11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