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不成熟的究竟是谁?》
文/丛萌
在我国的股市中,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似乎就是“不成熟”的代名词。于是就有了接受风险教育的义务,与此同时,自掏腰包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诚然,广大中、小投资者由于文化知识的背景和信息的不对称等因素,是存在不够成熟的问题。涨时追涨,跌时杀跌。一轮行情下来,所赚无几,甚至出现亏损。关键是除了承担股价下跌等系统性风险外,还有面临政策无常调控等非系统性风险。所以,做股民难,做中国的股民更难,做成熟的中国股民是难上加难!
相比广大中、小投资者,我们的管理层和某些经济学家、基金经理就不见得“成熟”到哪里去:
先说管理层,一是调控时机失当。4300多点时说垃圾股飚升风险大,明出政策打压指数900余点;而到了5000点乃至6100点之上,任凭所谓蓝筹股泡沫泛滥,暗布政策调控指数1300余点,而且至今仍未止跌!二是调控手段卑劣。5.30时半夜出鬼,不按常规出牌;而本次则预先安排社保基金撤退,通知各基金公司只卖不买,把风险留给广大投资者。三是发行制度不妥。1.原来按市值配售的制度被废除,恢复用资金申购,打新资金冻结动辄几万亿,无非就是看中了冻结期巨额利息这块大蛋糕;2.大量新股高溢价发行,造成市盈率高企。到时又要挤泡沫,岂不知自己就是始作俑者!3.新股尤其是超级大盘股高密度发行上市,造成股市资金失血。打鱼者也知道每年有一个“休渔”期,而股市何时才能修养生息!
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应是顶层设计者,对问题应有前瞻性,切不可人云亦云,甚至出尔反尔。对一个新兴的市场,应像对于一个婴幼儿一样,起到监护人的作用。
再说经济学家,某人在1300点之上就狂呼有泡沫,一直叫到6100多点时终于有蓝筹股泡沫破灭,于是甚为得意。但是哪怕本轮调整至4000点,也要比她的泡沫点高出三倍!真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最后说基金经理,拿了基民的钱,抱团取暖,疯狂炒作所谓大蓝筹。人有多大胆,就有涨停板。一旦泡沫破灭,股价如过山车,基金净值大幅缩水,到头来苦了广大的股民和基民!
呜呼噫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