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标签:
摄影 |
分类: 摄影集子 |
网络资料记载: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距离青城山风景区20公里。
“都江堰”是在汶川地震扎在心中,所以,这次来成都也是最主要的景点。
几乎都是原型雕刻。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总水量150亿m³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























虎啸龙吟司马懿一家到后期成了深井冰:老子密谋造反;叔子暗恋嫂子,私奔不成杀嫂;小儿子逆袭成心机“boy”,这部剧的高潮才刚来,无意中成都被怒刷了一遍存在感。成都为诸葛亮的“老巢”,公元五世纪建成,古生古色的建筑群,把成都塑造成西南的一颗明珠。
成都有适合情侣去的地方吗?有!来成都必去都江堰,来都江堰一定要领着另一半走一走“夫妻桥”。夫妻桥原名叫安澜桥,民间最受欢迎的一座朴实无华的桥,有三百来米长,用竹藤编制的桥。
考虑到又能惩罚贪官,又能造福百姓。何先生秉着这样的初衷修建了夫妻桥。何先生把贪官的财路挡了,对方为了报复,以桥上没有防护栏,一人意外身亡的事儿把何先生杀了。
何先生的妻子闻讯悲痛不已,为了给自己先生洗脱“罪人”冤屈,她得把夫妻桥存在危险隐患的事情解决了。于是何夫人在家冥思苦想了很久之后,想到了给桥装上扶手的好办法。她带领着乡亲们在两天时间就安好了防护栏,之后心无旁骛的何夫人最终还是随丈夫去了。
故事感人凄美,后代人感念何氏夫妇的恩德,故称安澜桥叫何公母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