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10):康定贡嘎山泉华滩钙化池

标签:
旅行杂谈 |
分类: 旅行感悟 |













































由干碳酸钙中一般都含有氟化铁等杂质,使钙华呈现乳白的颜色。
我们知道,钙化池的大小完全取决千泉水水最、温度、压力变化特点以及所溶解的矿物质含量多寡,钙华沉淀的速率不同,因此堆积的规模不同,厚薄不一;同时受到地表坡谷地形起伏的彩响和控制,泉流过处,连同山上滚落的石块和树枝堆积在一起。慢慢地“筑起”了层层叠置的、像梯田一样的钙华堤埂,堤内注满了泉水便形成“池塘”。“池塘”里水满了,泉流又滋过“堤埂”向下流去,下游又形成堤埂和池塘。
因而经过了上千万年便形成了今天的玉龙西泉华滩。玉龙西泉华滩呈乳白色,次为黄色,再次为黑色.白色和黑色为石灰岩或其他可溶性岩石经流水溶噬后在地表所形成的石灰华或硫华;黑色是流水中的藻类或其他苔鲜类植物在流水减少枯死后残留在钙化滩表面的遗体或遗迹。站在远处观看泉华滩。你会发现它活像是莽苍群山中一条蜿蜒游走的白色巨龙邀游在蓝天白云之下,叫人不禁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魔力同时也让你真正了解到了先人为什么会给这个地方取名为“玉龙西”。
去过九寨黄龙的人都会发现这是一个类似黄龙的钙化池,但你是否觉得看上去会更加的神秘美丽而又与众不同呢?
没错,因为她藏匿干一个三面环山的凹谷之中,从另一个山头倾斜下来大片的白色钙化土延伸到谷底后便变幻出四层五彩的钙化池,宛如仙境般。眼前的泉华滩总体走向北西3100,北西高,南东低,坡度25°-27°,整个钙华滩上有8个较小的钙华台阶,这些台阶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彩池;你看,位千最下方的这个池叫“迎宾池”,因为它是8个钙华池中最大也是颜色最绚丽的一个,加之身边树枝倒形其间,远远望去就象几位藏族姑娘捧着洁白的哈达在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一般;其上方有一个叫“巴掌池”的钙华滩,因为外形酷似人的手掌且是8个钙华池中最小的故此得名,位千巴掌池上方的叫“仙人池”等……,这8个钙华滩台阶呈“之”字形,由上向下展布,好似一条长约2000米,宽300——400米,厚度十米、流动的、巨大的钙华滩流。



















沿着钙化池继续上行,就能看见玉龙西的上升泉。
此处海拔为4270米,泉眼道怪为一米,泉水向上喷出的高度为1,1米,用手试试, 25℃刚好适宜。看者周围藏族村民堆砌的“嘛呢石稚”,可以想象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对这神山神水的爱恋及算祟是多么的至高无上。
现在,能够如此清晰看到上升泉已不多见,可谓是自然界一大奇观。钙华滩上共有三股主要流水。中间这股是涌出地面的泉水,此外,在钙华滩的北东和南西还有两股山溪水,钙化滩上主要是中间这股流水在流动这些流水或在钙化滩休表面漫流、散流、或呈跌水坠流,或队落水洞、钙化裂缝处流入地下,潜流一段距离后又流出地表,最终从钙化滩的厕缘处流人玉龙西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