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之行四:水车园,黄河第一桥,黄河母亲,水车博览园

标签:
摄影杂谈 |
分类: 摄影集子 |





































































































我在水车园看到的就几处,没有我在网络上见到的情景。
经过询问,后来才知道,兰州还有一个水车博物院。
这样,我和姐姐坐35路车,直接到达目的地。
你真的想了解古老的兰州水车倾诉着兰州先人生活的故事,要想了解这尘封的回忆,水车博览园内的文化广场就是你最好的去处。
穿行于古建筑群间,品一碗“热冬果”,尝一碟“酿皮子”,乡音乡韵中,文化广场让人体味到兰州的民俗、兰州的历史、兰州的百年辉煌……
水车园:再现兰州水车之辉煌 与水车广场相连的是水车博览园最让人心旷神怡的部分。水车园内,12轮巨型兰州水车顺黄河一字排开,奏响着水车“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园中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此园是以历史上的“水车园”旧址为基础复原建设的,完全再现了兰州水车的真实原貌。兰州水车直径16米左右,有16对辐条由车轴向车缘辐射构成巨轮,辐条顶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置40个长方体水筒,其下为凌空架设的木槽,可引水流。车轴固定在水巷石坝之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驱动水车转动,水筒“倒挽河水”,倾入水槽以灌田,一轮水车可灌溉田地三百余亩。
为了完整地演示提灌全过程,水车提灌上来的黄河水被引入一块砂田,看着砂田里绿油油的蔬菜,无不赞叹:“兰州水车是一个‘奇迹’,它凝聚和表现了兰州人如黄河奔流一样广博的智慧。”



段续,字绍先,号东川,兰州人。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任云南道御使、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多有惠政“。在任曾宦游南方数省,对南方木制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祥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制,几遭失败。于是二下云南考察,获得水道翻水之巧思,结合黄河水急等特点,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黄河水车。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一时间黄河水车四起,使干旱少雨的兰州黄河两岸农田得惠于段续所创制的黄河水车。
这尊雕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段续创制水车的情景。雕像位于水车广场东端,在南大门的中轴线上,雕像前面是直径26米的水车图案。他左手执图,右手置于胸前,左脚向前跨出,清风将衣摆吹起,面部表情慈祥、生动,似在思索,似在比画,似在指挥,宛若在现场指导建造水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