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2012-10-03 09:52:04)
标签:

福州

三坊七巷

c2c

林觉民

分类: 信息传真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城市,他像一位白发苍苍而又充满活力的老人,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故事。
    福州最有名的景点就要数“三坊七巷”了。踏着“三坊七巷”的长条石,让我想起了梦中的古镇那凹凸不平的石头路。那是我梦里经常出现的地方,是那么的亲切又是那么的令人怀念。三坊七巷有三个坊七条巷,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的路,绝对是小路,也许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小,小得只能并排走两顶轿子吧!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路不在大,有人则名。就是从这样的小巷里,历代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他们走出幽深的坊巷,走向八闽大地,走向五湖四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他们为“三坊七巷”增光,“三坊七巷”也为有他们而骄傲。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府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落的万倾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不仅以她的古建筑闻名于世,她还代表了福州人重教育,好读书的优良传统,科举之盛,在全国也属罕见。南宋著名学者,被称为与朱熹、张轼齐名的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福州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路逢十客九青矜,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首诗也是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说明了福州读书人之多,以及深夜苦读的生动景象。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的的见证;“三坊七巷”是闽江流域人民智慧的结晶;“三坊七巷”更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它记录了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立国的史实,记录了宋末端宗南明隆武皇帝在福州称帝的经历。它吹洒着辛亥革命的风雨,传播着北京“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影响。这些坊巷内曾经居住过上百名高官显贵、学者名流,唐著名学者黄璞,宋理学家陈襄、晚唐诗人陈烈、状元郑性之、明抗倭名将张经、清巡抚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还有黄花岗著名烈士林觉民。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林觉民牺牲后,全家为了避祸匿居在光禄坊早题巷一处许家院宅。一天晚上,有人悄悄地将林觉民写给父亲及妻子的遗书塞进门缝,林觉民的妻子一直将这封信珍藏到辛亥革命福州光复后。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的原名叫“通潮巷”,衣锦坊也是“严复”的故居,我参观了他的生活用品,还有他的生平介绍,我站在他的头像面前,仿佛我回到了古时候,在和他面对面地交谈着,他正在告诉我什么是“天演论”。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不知大家看到什么了?雾气是怎样呈现出来的?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这个情景,我曾在世博会上看到与享受到的。今天在这里,古镇也享受着她的凉爽。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烈日炎炎,给大家送点“凉意”。
    福州南后街,树上、屋檐下,会间隔喷洒雾水,烟雾缥缈,雾朦朦,水淋淋,自成一景。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冰心”的故居在杨桥巷,冰心小时候就在这里居住,曾写过《我的故乡》这篇散文。林觉民也在这里居住,还有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三坊七巷真是个藏龙卧虎,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这里的一砖一瓦好像都在向我诉说着古时候的故事。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这里普通居民对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费苦心,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镂花的,有纯木雕式的,也有两者相间使用的,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是其他省份难以企及的。

    这里的马鞍墙也极具特色,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马鞍墙是呈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唯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吧!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游记:我的三坊七巷之旅

    这是我与侄子居住的酒店,干净、温馨、舒适。

    此次,三坊七巷之旅也进入了尾声。
    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闻名中外的文人墨客、回味无穷的特色小吃、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让我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气息,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福州,你真是个美丽的城市。

    三坊七巷——你是福州的骄傲,三坊七巷——你是福州人的自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