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总是农民(张晔)
(2024-03-31 10:47:25)
标签:
杂谈张晔易经农民三提五统 |
分类: 散文 |
最苦总是农民(张晔)
农村呵农民吶,上世纪九十年代应该是建国后农民最不好过的一个时期。所谓一群戴大盖帽的欺压一个戴草帽的是也。其主要成因是“三提五统”,那些盖着各种村镇部门公章的收据,垫着蓝色复写纸,用圆珠笔书写的小纸条条,有些细心的老辈人手里还有。
战时炮灰,盛世马牛。兴也苦,亡也苦,这些话都是文人替农民说的。农民中懂这些道道,有这等文采的人早就不当农民了。至少能到乡镇部门帮帮闲,混个通讯报道员文书之类的差使儿了。我本人也是因为写作出色,才被选拔进某部门当农民临时工的!
关于“三提五统”,可见百度辞条:"
三提五统"是指村级三项提留和五项乡统筹款。具体来说,"三提"是农户上交给村级行政单位的三种提留费用,包括公积金款、公益金款和管理费款。其中,公积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公益金用于供养五保户等集体福利事业;管理费则用于村干部的报酬与管理的支。"五统"则是农民上交给乡镇一级政府的五项统筹,具体包括教育附加费(或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优抚费款。
比如一家四口人,种了八亩地。秋收一结束,先缴公粮农业税,紧接着是镇村两级的三提五统。说实话,公粮、农业税,对农民的负担不是太重,但三提五统可把农民害惨了。老百姓讲话,头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不要命哩!
各地农村干部收三提五统提留款,数额实在太大,大多数村民缴不上。那时候每个村里都有广播大喇叭,村干部在大队部整天里不是喊就是骂。村书记大都没啥文化,半青或二百五居多,酒后骂人是高手。"还没交提留款的听着,你们是些什么屌玩意儿,皇粮国税你们抗不过去。以前种地主的地都得交租完粮,现在你种着集体的地,也得交提留,而且一分也不能少,明天谁家要是还缴不上,就去拉你家的粮食,牵你家的黄牛,等等。″这还是好听的,日娘八辈儿的话太多了,没法用笔写。
逼农民缴钱的方法有的是,比如谁家没按时缴纳提留款,就让老师将他上学的孩子撵回家,让孩子回家闹。那时侯的老师民办教师多,不敢不听村里的话。
更治农民一绝的是,你如果欠了村里的提留款,孩子上大学、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只要是须要村里出证明的事情,村干部都压着不给办,逼着你先把钱交了。
另外镇里的派出所、法庭都派人帮助村干部收提留款,动用警力,强逼硬要。因没钱缴提留而被村干部上门拉粮食牵小羊的镜头是真实的。各地用“三提五统”征收闹出人命的新闻时有见诸报端,被披露出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某省那个村妇潘群英的命案。好在,政府毕竟还是爱护人民的,“三提五统”终结于2002年。
不客气说,整个九十年代是农民负担最重的十年,也是农村基层官员最腐败的十年。大老虎多不多,百姓难以知晓,但小苍蝇在身边成结队嗡翁飞舞,这是瞒不过众人之眼,也瞒不过历史的。稍微大一点的村里都有伙房,或者村支部书记家就是村办餐厅,书记家的娘们就是厨师兼买办。镇上村里各级干部各色人等每天中午都是好吃喝,吃三提五统收上来的公款。甚至还有从村民家里拿鸡、拿蛋、拿小羊顶提留款。那个当个村镇小官太幸福,出来一个个都是四白大胖,红光满面。那时候,有一个乡办事处才三四人,一个月光涮羊肉就能吃六千多块钱的。不亲耳听办事处人说,你敢信不?而下酒店吃喝更是风气,酒后还有色哩,此处省略二千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提五统政策,简直就是农民的一场恶梦,提起来我想哭,我是个也随同吃过用农民血汗钱置办的酒席的党员。我流泪,为我的故乡父老和兄弟姐妹。
时代总是发展,文明总是进步。如今,国家不但己经免除了农民的一切税费,而且种粮还有补贴,而且过了六十岁的农民还有每月一百多的生活费,虽然钱不多,但还得感谢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相信,随着国家富强,农民会过上好日子!
前一篇:笔端上的千年之约张晔/平阴
后一篇:你提供部分张晔的诗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