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据考其历史已有2500万年)。
贝加尔湖呈长椭圆形,似一镰弯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景色奇丽,令人流连忘返。俄国大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稳定透明(透明度达40.8m),它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应该指河湖的淡水)的五分之一。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
因为贝加尔湖形成年代久远和人迹罕至,使她成为拥有世界上种类最多和最稀有淡水动物群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动物群对于进化科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贝加尔湖同时以它品种多样的本地动物和植物,成为世界上最具生物学变化的湖泊之一,堪称目前世界原生态的代表作。湖中有植物600种,水生动物1200种,其中四分之三为贝加尔湖特有的,从而形成了其独一无二的生物种群,如各种软体动物、海绵生物以及海豹等珍稀动物。难怪贝加尔湖被认为是大自然安放在亚欧大陆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西汉时期,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汉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流放至此。这就是著名的苏武牧羊传说。
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贝加尔湖也改称为小海;直到满清时期,贝加尔湖才被沙俄控制(满清后期贝加尔湖一度称为柏海儿湖)。
凡是到过贝加尔湖的中国人肯定都会留下令人五味杂陈的记忆……

生命与死亡-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法则。贝加尔湖畔的枯干与朽木。

贝加尔湖水质的保证——湖周边的森林与湿地

这儿的黄昏静悄悄。烟波浩淼,博大胸怀的贝加尔湖充满神秘感。

残阳似万把利剑穿透云层,在贝加尔湖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很渺小。

即将谢幕的太阳吃力地将自己最后一束光柱穿透厚厚的云层投向浩瀚的湖面。

落日余晖。此时,在异国他乡多少有些孤独。拍摄时间长了,身上被俄罗斯的
“咬子”(类似蚊子)叮了许多包,回国后三个月才消退。为拍摄这些片子也
算付出了小小的代价。

残阳如血。不知明天的太阳是否依旧灿烂……

乱云飞渡,海天一色,色调强烈的冷暖对比令人产生不安的感觉。周边早已
没有人影和灯光,我仍在不停地拍摄,怕出意外,有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始终
陪伴在自己身边。

这是我横跨亚欧大陆时驾驶的越野车,在贝加尔湖畔与我一起放松休息。

亲身感受到了贝加尔湖的浩瀚与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