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谈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

(2017-08-06 16:44:50)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学教学


新课堂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学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巩固知识的作业设计一环至关重要,开放性作业设计就是从注重实践操作、多向思维和知识归类能力等角度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作业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作业设计不仅是教学基本常规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检查和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的延伸,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的必经过程。鉴于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这也就客观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考虑到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

一、 注重数学作业实践操作的开放性,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数学教学的魅力就是要通过这个科目的学习,自觉地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而且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的生活中问题,真正地感受到知识的神奇,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最终养成利用数学的思维习惯。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时候主动去从生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具体、更形象、更牢固地了解和掌握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征,作为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每个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用手拉一拉、比较拉动后两个图形形状的变化。也可以让他们从日常的生活当中,从我们身边找一找无处不在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再让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生活中看到的诸多东西,比如为什么建筑工地的脚手架、晾衣架、电视塔等都是类似三角形的框架结构,而推拉门、窗户等却是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类似这样的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既发挥了学生思维的个性特长,又让他们懂得了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增强了数学的现实性、趣味性、生活性。

二、 利用数学作业举一反三的开放性,开拓培养学生多种思维的途径

开放性作业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多种多向思维性。在开放性作业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多向化,使学生思维呈发散型发展,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考方案,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纵横联想,自由驰骋。开放性数学作业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既可以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途径,训练和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广阔的的思维空间。往往这种富有挑战意味的开放性作业,反而更能激起小学生潜在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教师设计开放性作业时,可以多从“精、巧”两个方面着手,寻找一些内容精、形式新、设计巧的练习题来提高学生完成数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小华在计算3.69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结果得24.6,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这道题的解题技巧以后,我在原题的基础上稍作变动,引出三道类似的题目,把“向右多点了一位”,分别改为“向左多点了一位”,“向右多点了两位”,“向左多点了两位”,这种一题多变的开放性题,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他们跃跃欲试,或自主探索、大胆猜想,或合作交流,积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类型的作业,构成了学生无限的思考平台和广阔的四维空间,提高了学生应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三、结合数学作业知识归类的开放性养成学生进行知识归纳的习惯

每次新学一个知识点,要达到学以致用,光靠单纯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其中对知识进行归类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和习惯,因此,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合,自主合作,就某个知识点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推理,然后用他们的语言去总结和归纳,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的语言风格,开放性作业设计不能生搬硬套,要懂得取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又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既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作业显得生活化、实际化、多样化、创新化,而不至于让他们觉得所学数学知识离现实是那么疏远。同时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年龄、知识结构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热爱数学的思相情感,使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开放性作业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热情,控制学生的内在潜能,把学生从繁重的、枯燥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一次飞跃,使开放性作业成为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