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班主任发言稿

(2007-12-10 18:52:00)
标签:

教育杂谈

 

班主任发言稿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班主任发言稿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话佳绩。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我们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高兴地看到:你们能热爱集体,珍爱荣誉;你们品德端正,积极上进;你们学习努力,勇攀高峰;你们能独立处事,谦让有礼;你们尊爱师长,礼貌有加。刚才表彰过的、已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仅是我们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代表,希望你们在下半学期里不骄不躁,不断进取,再创佳绩,也希望其他同学向优秀同学学习,顽强拼搏,勇于争先。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辛勤劳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工作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我看来,“育人”首当其冲就是作为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大堆的道理。因而,我们高一所有的班主任工作都是从繁琐的、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的。

一、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做到学生思想学习进步必谈,学习退步必谈,身心发生变化必谈,做错事必谈,家庭发生变故必谈;关心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要特别重视关心学习后进、有心理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和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组织活动、个别谈心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教育和帮助。

二、积极带领全班学生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切实建立班级常规,抓好日常管理,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指导班委会开展工作,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文明的班级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把班级建设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集体。

三、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班主任首先做到;反对学生做的,我们班主任坚决不做。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这一原则。我们勤跟班,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效仿,经过言传身教,学生大部分能做到令行止禁,班级风气正,同学关系融洽。

四、和家长成为朋友。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取得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采取更加有效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家教方法,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班务工作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数不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学生常常是从一些小事上来观察班主任的,我们教育学生,转变学生又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来进行的,小事情处理好了又往往会收到意想不道的效果。所以,几年的班务工作尤使我感到“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一如既往地虚心向老教师和其他班主任学习、请教,不懂就问;多和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他们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使自己所带班级呈现新的面貌,做一位让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班主任!

借此机会我想对同学们说两句知心话。碌碌无为的人磨时间,无理想的人混时间,懒惰的人熬时间,勤奋的人挤时间,生活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的人数以亿计,想想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望着昨天的期中考试成绩单,你有什么想法?是感到满足?还是愧疚? 时光似水穿梭,岁月从指尖滑过。往事以被时间定格。悲、欢、离、合都已被锁在记忆中,无法改变,无法掌握。能抓住的就是今天和未来。生活付出几分耕耘,生活就会回馈你几分收获。我希望通过本次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激发同学们争先创优意识,掀起学习高潮。希望全体受表彰的同学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期末考试中,再攀高峰;希望其他同学,以受表彰的同学为榜样,顽强拼搏,激起直追,刻苦努力,争创一流。那时我希望有更多同学,以自己的汗水赢得热烈的掌声,以自己的勤奋赢得更多的喝彩!记住:只要你横下一条心努力,北大清华同样属于你们。
    最后,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祝老师们工作开心,祝领导们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07-11-21期中考试表彰大会班主任发言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