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环保眼睛看世界:竺可桢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描述

(2008-03-20 09:49:26)
标签:

气候变化

中国

环境

杂谈

环保眼睛看世界:竺可桢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描述    1973年6月19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对中国历史记载中的气候变化现象进行了研究,从以下结论可窥得一斑:

    1、五千年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1°—3°纬度。可以说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比现在年平均温度高2℃左右,正月份的平均温度高3°—5℃。

    2、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山东),竹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这些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都推向北方。

    3、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气候又变得和暖了。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无冰无雪。公元751年西安皇宫中柑桔结实,公元841—847年也有过结实的记录。柑桔只能抵抗-8℃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

    4、到公元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了。苏轼(公元1036—1101年)有“关中幸无梅”的诗句。

    5、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冬季是相对寒冷的。江西的桔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两次寒潮中,完全毁灭了。在这五十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均结冰四次,洞庭湖也结冰二次。

    6、据中国科学院冰川队调查,在1910—1960的五十年间,由于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升四十至五十米,西部冰川舌后退五百至一千米。东部天山冰川舌后退二百至四百米。

    7、本文可导致下列初步性结论:

    (一)、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二)、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的范围为1°—2℃。

    (三)、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