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了,而新的全球政治区域间的冲突,也将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因素而产生,原有的冲突,也将因为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恶化而加剧。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压力将破坏和平。
德国全球变化问题咨询理事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有效应对全球变暖将有益于全球安全
消息来源: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
巴厘,2007年12月10日——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一个主要和平政策。
最新报告表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置之不理的话,可能会加剧已存在的问题,并引发新的危机,最终使暴力、冲突和战争蔓延到世界的某些角落。北部非洲、南部欧洲、西非萨赫勒地区及地中海沿海地区属于高危险地带。其他潜在的高危险地带还包括中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加勒比部分地区、墨西哥海湾、安第斯山脉和拉丁美洲的亚马逊河区域。
由德国和瑞士学者编写的这份报告促使各国政府在本次巴厘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会议上,研究具有新的减排政策,使其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此外,气候变化及其他更为严峻的天气问题,如冰川消融的影响,大森林系统的干枯,及由于气候影响导致的难民数量的增加等似乎已经超出了许多国家可以控制和影响的能力范围。
此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机构院长、牛津大学客座教授Hans Schellnhuber先生表示:“如果我们不采取坚决的抵制行动,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将超出许多国际的适应能力范围。这将会导致一种不稳定因素,使国家的暴力危害和国际安全问题加剧。”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先生表示:“我们的世界现在面临着许多环境挑战,各个国家和社区也受到了安全的威胁。气候变化也许是这些挑战和威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在我们现在所遭受的气候变化影响下,如果我们可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或采取对气候有利的经济措施的话,也许我们也可以联合应对许多其它紧迫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趋势减少海洋资源的损失,及建立一个更加明智、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全球贸易政体。”
这份最新报告引起了人们对于气候变化及冲突的关注。今年年初,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退伍老军人也发出了警告。
今天晚些时候,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再次重申,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及世界的和平问题。
最新的报告《气候变化,危险分子》,由德国全球变化问题咨询理事会和许多国际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此报告指出了四种有可能由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冲突,其中包括淡水资源的退化、食物产量的下降、暴风雪及洪涝的增加和因为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迁移等。此报告同样试图界定和解释哪些问题有可能会给那些易受影响的国家和社会带来伤害。这些国家往往都处于政治转型期,或者是经济行动能力不高,但却有着较大的人口数量。那些与暴力冲突正在升级或者是已经历了战争的国家接壤的国家,有可能在最近的一段时间,由于气候问题再次发生冲突。
报告集锦——地区热点问题
北非地区:
由于该地区干旱的增加、水资源的枯竭、人口数量的上升、农业产量的降低,同时伴随着政府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北非的政治危机与人口迁移的潜在压力十分严重。
萨赫勒地区:
气候变化对于那些政权较不稳定的国家(如索马里和乍得)、存在着内战的国家(如苏丹和尼日尔)和难民数量较多的国家(苏丹:69万多人,索马里:39万多人)来说,将可能带来更多的环境压力及社会危机。
南部非洲:
许多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均处于南部非洲。气候变化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危机,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当地居民或其他地区居民的安全条件的恶化。
中亚地区:
中亚地区目前政治和社会局势较为紧张,塔吉克斯坦正爆发内战,有关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争夺战也在许多国家上演。而高于平均水平的全球变暖程度及冰河的消融将进一步恶化该地区的水利、农业和分配问题。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
气候变化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将尤为严重:喜马拉雅山冰河的消融将会影响到上百万人的供水,季候风的变化将影响农业,海平面的上升及飓风将威胁到在孟加拉湾定居的人们。
这些变化将恶化该地区的动荡局面,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界冲突,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不稳定政权,及伊斯兰教问题。
中国:
由于热浪和干旱的影响,气候变化将加剧中国的环境压力(如空气和水污染,土质下降)。这些影响将使中国部分地区的荒漠化和水资源稀缺程度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和热带气旋将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政府的督导能力将会被现代化的快速脚步、环境和社会危机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所淹没。
加勒比地区及墨西哥湾:
飓风频率的增加将超出该地区政府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应对能力。
安第斯地区与亚马逊河地区:
安第斯地区的冰河迅速消融将恶化该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亚马逊雨林的消失将无法避免。这将彻底改变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并造成无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