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都在说着气候变暖的时候,包围着我们的大气到底变暖了多少?这样“全球变暖”的定义又是如何界定的?
气候不同于我们每天在天气预报中听到的每日天气变化,马克·吐温曾描述到:“气候是一直持续不断的,而天气只能延续几天的时间。”简单的说,天气是指特定时间内的大气活动。气候则是对月份、季度、年份甚至更长时间内大气状况的一种估计,是一个长期数据积累的统计结果。
20世纪末的全球年平均温度比19世纪末的记录要高0.74℃。南半球气温升幅较北半球高。别小看这0.74℃,这个温度升高导致全球百年的海平面上升了0.17公尺,高纬度地区及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高海拔地区积雪面积大面积缩减。
20世纪下半叶很可能是北半球过去500年平均地表温度最高的50年,近50年的温度变化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并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温暖的一段时期。一般认为,继续升温2度以内,增暖是有利有弊的,但是超过2度就弊大于利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科学家估计到2050年左右,全球温度很可能就会达到2℃的危险水平。
全球的增温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北半球,全球百年增温幅度大于1.5℃的地区包括了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我们生活的亚洲东部因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温室效应与城市热岛效应尤其显著,成为地球上温度升高最快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