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贴《楚汉传奇》剧本 司马欣逃出咸阳、胡亥之死

(2013-01-16 23:26:13)
标签:

娱乐

 

19-2

场景:咸阳宫

时间:日

人物:胡亥 伺臣 赵高 阎乐 众大臣

△    胡亥正手持竹简,看一份战报,看到最后,双手打颤。

△    阎乐跪在下面。

胡亥:阎乐,你不是说前方战况还有利于我军么,胡说八道,你看看这份战报吧,巨鹿吃了大败仗,我朝危殆了!。

△ 胡亥仍给阎乐竹简。

△ 阎乐拾起看视,大惊。

阎乐:皇上,不知何人造谣,这万万不可信。

胡亥:你还想要蒙骗我么!跟你说有什么用,把赵高给我叫来!

伺臣:中丞大人病了。

胡亥:病了给朕抬来!

 

△    赵高被抬进大殿,伏拜。

赵高:陛下,这一切都是章邯的罪过!

△    胡亥大怒。

胡亥:那你呢?为什么不早告诉朕?你不是说没有大碍的吗?不是说几个关东盗贼成不了气候吗?!现在你怎么说!

△    赵高眼里出现恐惧,伏低不敢抬头。

胡亥:你敢欺骗朕,把朕当作三岁的娃娃,玩弄与股掌之间!还有你们!你们这群混账大臣,我早该把你们全都阉了!哦,我几乎忘了,你不用受这个罪,中丞大人,你早就被阉过了!

△    胡亥奋力撕碎竹简,向赵高、大臣们身上胡乱投掷。

胡亥:败类!畜生!杀死你们也不解恨那!

赵高:陛下,臣下忠心耿耿辅佐您,您可不要听信不实传言!

胡亥:都给我滚!滚!

△    赵高掩面伏下,仆从连忙抬起肩辇,抬赵高退朝。

 

19-3

场景:赵高府

时间:日

人物:赵高 阎乐

△    见过胡亥震怒之后,赵高更吓坏了,低头踱步。

阎乐:怎么办?

赵高:我决定先杀胡亥,保住性命,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阎乐:可是,时机……
赵高:别管什么时机了!你是咸阳令,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你便假称夜里有大贼摸进入禁宫,率兵入深宫抓贼,让郎中令作内应,乘机杀了那家伙。之后,我们立子婴为皇帝。子婴一向仁俭,在军民中声望极高,或可暂救一时之急。

阎乐:这…… 这怎么做得到?!朝廷法度甚严,我的兵甚至不敢接近禁宫!

赵高:你来看。

△ 赵高拉着阎乐走到窗前,阎乐看外边,突然目瞪口呆。阎乐的母亲正被婢女扶着,穿过院落。
赵高:是啊,我知道你会有顾虑,所以,把你的母亲,接过来了。给你一天时间集结兵士,只管大胆行事,一切有我。记住,要快,现在不是他完蛋,就是我们完蛋。

 

19-4

场景:咸阳宫

时间:日

人物:胡亥 赵高 太卜

△    胡亥穿着睡衣,宽袍广袖,在寝宫内晃悠。

胡亥:昨晚上我做了个恶梦,梦见自己在上林苑行猎,遭到一头白虎的追逐,座车的左骑马被白虎咬死了。
△太卜听后开始占梦。

△太卜烧龟甲。

太卜:卦象现示,泾水作祟!

胡亥:那么就让朕在望夷宫斋戒,并沉四匹白马以祭泾水吧。赵高呢?

伺臣:相国还在病中。

胡亥:我这一肚子闷气,想召他来商量,他一直避不见面,什么意思?

伺臣:陛下,刚得到消息,盗匪刘邦,将数万人逼近武关。

胡亥:什么?你去相国府上,申饬赵高,就说,先帝托孤于你,朕也全般倚重。现盗刘邦军已近武关,咸阳危殆,朕几次宣你前来议事,为何不奉召?速来,否则议罪!

 

19-5

场景:赵高府

时间:日

人物:赵高 赵成 郎中令 阎乐
△赵高接诏以后,甚感为难。

阎乐:岳丈,去还是不去?

赵高:我想去,但怕与刘邦纵横的事,皇帝有所察觉,这不是自投罗网么。但如果继续推托,也不是办法。我知道恨我的人很多,只是因为皇帝一直宠爱我,我才安然无恙。若是皇帝翻了脸,那些人就会上门了。到那时,你们恐怕也难免一死。

△几人面面相觑,不寒而栗。
赵成:愿听相国差遣。

赵高:你们是我最信任的人,今日事急,共同谋划吧。怎么样,有什么好主意吗?
△三人都沉默很久,面色凝重,不敢开腔。

△赵高踱步几次,终于发了狠。
赵高:这个小子,我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为他筹谋计划,助他登上皇位,尽享天下的朝拜,现在他说翻脸就翻脸,真是无情无义!
赵成:不错,真的是无情无义!

△    三人异口同声附和,就像山谷回音一样。

赵高:所以,他既然先不仁,我也就复不义!
三人:不错,他既然先不仁,我们也就复不义!

△    三人仍然同声响应。

赵高:废掉他!

△    赵高突然以拳击案,不男不女地尖声大叫。

△这次三个人没有随声附和,而是震惊得面面相觑,意识出事态的严重性。

赵高:你们不同意?

△    赵高见三人不作声,有点气愤地问。

△    三人依旧不说话,因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赵高:不赞成?

△    赵高来个各个击破,先问阎乐。然后又用威胁的口吻说:

赵高:不要忘记,你是我的女婿,灭族也会灭到你的头上!
阎乐:一切听岳父大人吩咐,小婿唯命是从。

△    阎乐久处赵高的淫威之下,早已习惯讲这句话。

赵高:你呢?

△    赵高又眯其他眼盯着赵成看。

赵成:大哥,小弟还有什么话说,要灭族,我一家老少也是死!

△    赵成一副豁了出去的神态。

赵高:还有你?

△    赵高指着郎中令问。

郎中令:卑职一向听丞相吩咐,(郎中令硬着头皮说:)但不知废了皇上后,该当如何?

赵高:公子婴仁俭,百姓对他都很信服,我想立子婴!

△ 阎乐闻言,即上前一步。
阎乐:今夜,我将发动县卒,入宫缉捕盗贼,请郎中令为内应。为了安全起见,也消除后顾之忧,你们来时,我已遵相国命,将你们家人全都接来府中了。现在他们跟家母在一起。

△ 那两人一听,愣住。

赵高一笑:诸君,决断吧!生还是死,就在今天!唯有啜饮过甘甜的美酒,颈项也抵近过刀锋,这才算活过。

 

19-6

场景:望夷宫外

时间:日

人物:郎中令 阎乐 众城卒

△    望夷宫位于郊外,由郎中令带领部分郎中担任内宫禁卫,外围只有卫令骑射率卫卒担任警戒。

△    阎乐率领咸阳城卒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往望夷宫。阎乐身材高大肥硕,龙眉凤目,骑在白马上,风度颇为不凡。

卫令骑射:什么人?

阎乐:郎中令大人,不认得我了吗?咸阳令阎乐!

卫令骑射:何事?
△阎乐大声喝问

阎乐:贼人入宫了,为何不制止?
△堂堂的卫令骑射,哪里会将一个小小的咸阳令放在眼里!他反叱喝道:

卫令骑射:咸阳令,你别信口胡言,禁宫戒备森严,哪来的贼人?
阎乐:哦,看来你是通贼,所以才隐匿不报,来人,拿下!

△    阎乐神气活现地下令,手下持械向前。

△    卫令骑射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小的咸阳令竟敢下令逮捕皇帝禁卫近臣,他立即拔剑在手。但就在他还未转过神来时,城卒一拥而上,将他和他的从人都按住。

△    外面的卫卒闻声赶来,内殿宫门已关,门外城卒和他们战斗起来。

△    正在搜查宫内贼人的郎中,看到郎中令带着阎乐和城卒进来,开始时还不注意,一听到殿门外杀伐声,才知道事情有变,脸色变了。

郎中:皇上……

△    郎中奔跑,欲报告胡亥,却被阎乐掷出长矛,贯胸而死。

阎乐:进宫!

 

19-7

场景:望夷宫内

时间:日

人物:胡亥 阎乐 郎中令

△    郎中令和阎乐带着城卒往便殿上闯!

△    负责警卫的郎中和武士迎上前!两相打杀起来,郎中和宦者纷纷倒地。

△    捧着食豆房俎的宫女一见士兵,抛下器物,奔跑尖叫……

 

△    胡亥正坐在殿上假寐,几个美女正在为他捶背按摩,忽然有几支箭射他座前柱子上,女人们尖叫起来!

△    胡亥惊醒。

胡亥:什么人!竟敢胡乱放箭!当这里是上林苑吗!来人,给我拿下!

△ 左右仆从宫女东走西散,踏烂帷帐,摔碎器皿,一团混乱。有人开始中箭倒地。

△    胡亥起身,带着女人们逃入内室,箭矢不断射在门上,柱上。

△    女人纷纷尖叫着找地方躲藏。

△    胡亥终究是皇帝,不愿太失态,勉强镇定地在书案前坐下,再左右一看,身后只有宦官一名没有走,还是恭恭敬敬地侍立着。

△    胡亥还是感到莫名其妙,连忙问这名宦者。

胡亥:你叫什么?

宦者:韩谈。

胡亥: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宦者:陛下不用问也应该明白,赵丞相反了!”
胡亥:赵丞相造反?

△    胡亥仍然有点不相信。

宦者:赵高蓄谋已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连郎中令和宫中侍卫都已换了他的心腹,这是宫中人人皆知的事。
胡亥: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朕,乃至演变成这种情形?
宦者:臣要是说了,头早就被砍掉了,哪还能活到今天!

胡亥:你为什么不走?

宦者:这个时刻,臣不能走。

△    这时阎乐带着兵卒踢门而入,郎中令大概心中有愧,没有跟着一起进来。

△    阎乐威风十足地走到胡亥书案前,踢开案几。俯视胡亥。

阎乐:足下骄恣淫佚,诛杀无辜,如今天下人都反对你,希望足下善以自处!

胡亥怒而起,尖叫:你敢称朕为足下?你疯了!

△    阎乐踹倒了胡亥。

△    胡亥爬起,气喘吁吁,再也不摆架子了。在阎乐的威胁下,胡亥居然也不敢自称"朕"而改称了"我"。

胡亥:我想见见丞相可以吗?

△    阎乐回答得很干脆。

阎乐:不行!
胡亥:皇帝我可以不做了,我愿意得封一郡为王。

阎乐:不行!(摇头)
胡亥:我愿为万户侯。(语其中带着悲凉)
阎乐: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罗嗦那么多!

△    阎乐开始不耐烦。

△    胡亥开始喋喋不休哀求。

胡亥:这样好了,我愿意和诸公子一样,带着妻子作平凡百姓。
阎乐:已经晚了。我奉丞相命前来诛杀足下,以报天下人,你说再多,我也是不敢回报丞相的。

△    阎乐脸都不转地向身后城卒喊:

阎乐:来人,斩了他!
胡亥终于镇定:不要,请等一下。

△    胡亥知大势已去,在殿中万分感慨。

胡亥:没想到,父皇一手缔造的强大的帝国,会亡在我手里。父皇原指望它能延续千秋万代!但是他怎能预料,大秦只有两世的国运。朕后悔呀,朕后悔杀了李斯,后悔杀了蒙恬,他们如有一人健在,岂能容那阉人造怪!啊,我明白了,上天是假赵高之手,来惩罚我们秦人的。唉,人生苦短啊…… 赵高阉贼,你为什么躲起来?要弑君,你来呀!亲自来取我性命!

△阎乐失去了耐心,遂指挥其兵士,包围胡亥。

胡亥:我还有话说……此情此景,朕感慨万千……且容我吟诗一首……

△    胡亥乃拔剑,欲吟诗,却才思枯竭,惶惶然。

阎乐:快一点好不好?我数三下,不然我要动手了。
△胡亥独立在屋子中间,闭目,半晌,睁开眼。

胡亥:既然如此,让我自己来,我到底是你们的皇帝!

△    胡亥拔出佩剑放在颈上,两手颤抖,虽然剑刃割破皮,红红的鲜血流了出来,他就是无法要右手用点劲带动左手,他只得恳求地对身后唯一未逃的近侍。

胡亥:帮帮我,韩谈,我好痛!

△    这名近侍含泪跪下,拜了三拜,哽咽地说:

韩谈:臣为陛下送行!

△    他站起来,握住胡亥执剑的双手一拖,一股血箭喷了出来,胡亥身子缓缓倒了下来,韩谈连忙一迎,以两手托住。

 

19-8

场景:赵高府

时间:日

人物:赵高 阎乐

△    赵高在焦急地等待消息。

△    阎乐回来,提着剑,缓步走进。

△ 二人对视,不用阎乐说话,赵高明白,大功告成了。

 

18-21

场景:咸阳城门

时间:日

人物:司马欣 随从

△    日暮时分,执戟卫士正要关闭城门,突然远处烟尘滚滚,来了一队人马!

执戟卫士奔跑嘶喊:来者何人!

数名执戟卫士齐喊:来者何人!

△    使者长史欣率领一支轻骑向咸阳急奔,此时刹住,驻足城外一箭之地。

△    一匹快马脱离司马欣行伍,向城门飞奔,那是斥候,斥候高举半个虎符,一路高喊——

斥候:长史大人回来了!长史大人回来了!

△ 执戟卫士验看虎符无误,大开城门。

△    司马欣举手,一队人风尘仆仆策马入城,日夜兼程,他终于赶回咸阳。

 

18-22

场景:宫门

时间:日

人物:司马欣 卫士

 

△    司马欣走入宫门,按程序解下佩剑,交给宫门卫士。

△    卫士却不接,只是叉手军礼。

△    所有卫士对长史欣都很熟悉,司马欣不禁诧异。

司马欣:怎么回事?

△    卫士只是低头行礼,不注视司马欣,这已是极大的侮辱。

司马欣:闪开!我从前敌回来!特地来向王上复命!快去通报一声!

△尽管亮明了身份,卫士们还是一声不吭,不肯回答。

△司马欣推开卫士,就要硬闯。

△“哗啦”一声,就像早就埋伏好似的,一群执戟郎涌来,数把长戟顶在司马欣脖子上,令他一动不能动。

 

18-23

场景:司马欣家

时间:日

人物:司马欣 妻妾们

△    司马欣沮丧,披头散发,砸碎了案几。

司马欣颓然坐倒在地,喃喃自语:谁能讨到赵高大人的欢心呢?谁能理解王上那多变的心思呢?帝国就要完了!要完了!将军,我辜负了您的信任……

△外面传来的吵嚷声,妻子哭着进来。

妻子:大人,请不要再瞒我们了。巨鹿打了败仗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人们很恐慌!市面上,人们议论的也只有这一个话题。我们该怎么办?

司马欣:滚!滚出去!不要烦我!

△    司马欣突然鼓起眼睛,直挺挺站起来,抓起剑。

司马欣:来人,集合家里所有的男丁!我的卫士!就算只有一百人,也要赶到前敌,去厮杀!

△ 家院里已经哭声一片。

 

18-24

场景:赵高府

时间:日

人物:阎乐 赵高

△    阎乐与赵高商议。

赵高:这个消息绝不能让皇上知道。

阎乐:是,可是长史欣回来了,他想见您。现在咸阳街市上,黔首们都很慌张,都在议论巨鹿打了败仗这件事。

△    赵高想了想。

赵高:司马欣竟敢散布谣言?

阎乐:为了能朝见皇帝,他还站在宫门前纠缠不休。而同时,他现在还一直偷偷找人,想见到丞相您。

赵高:如果让他见到皇帝,一切不堪设想。

△赵高不禁紧张的冒出了冷汗。

阎乐:那您说,怎么办。

赵高: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把他阻在宫外。

阎乐:诺。

18-25

场景:路上

时间:日

人物:司马欣 叔孙通

△    司马欣回家,路上站着叔孙通。

△    叔孙通看上去一脸凶相,他冷不防用力拉住长史欣的手,将其拽出车外,嘴里吼道:

叔孙通:你在这里干什么哪?

△    长史欣吃了一惊。

司马欣:我是回来禀报军情的,还想向朝廷要兵马。总不能一兵一卒也不带,就回到前敌吧……

叔孙通:没人听你这些废话。你还不明白吗?

△    长史欣当即回过味来,猛然间明白了!

司马欣:赵高要杀我!

△    长史欣连忙跳上马车,朝驭者大喊一声:快跑!

△    司马欣根本顾不上回家,穿过咸阳的街头,朝遥远的函谷关落荒而逃。

 

18-26

场景:路上

时间:夜

人物:司马欣 车夫

△    司马欣要回到章邯的大本营去,驭者匆忙打马前行。

△    夜色里,烟雾弥漫。

△    司马欣在车上挺直身体,扶轼观望。突然发现路不对了。

司马欣:停车!我们走错路了!向那边!

(画外音):谁知道中途迷路,却帮司马欣捡回了一条命。赵高派出的追兵紧随其后,他们走了一夜直道,却没有抓住长史欣。

 

18-27

场景:赵高府

时间:日

人物:赵高 阎乐

△    阴霾的天气里,赵高与阎乐走上高台,在低声商量。

赵高:是的,战败了。但是假若让皇帝认识到帝国有覆灭的危险,我们就有麻烦。尽管我对打仗没什么经验,但在这个时刻,也已经看得清楚,章邯的军队都顶不住,秦也就来日无多,帝国的覆灭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阎乐:是该考虑退路了。

赵高:退路?不,不,我不仅要保住自己,还要留下来,继续当下一朝的贵族,如果可能,还应该尽量争取做关中的王。为了能当上关中王,那就必须有所建树,立下头功。明白我意思么?

阎乐:您的意思是?

赵高:只要杀死胡亥,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阎乐一惊。

赵高: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比任何人都优越,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胡亥,但要等待时机。

阎乐:宫中卫士不少,甘心为皇帝死的,也大有人在。您认为恰当的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赵高: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当楚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逼近函谷关内的那天,就是恰当的时刻。杀死二世皇帝,再将他的头献给楚的将军,我看这样的功劳,也算不小了。

阎乐:据探报,楚的先锋部队正在往光中这边挺进,主帅是一个叫刘邦的人。

赵高:马上向刘邦派出秘史。倘若不提早跟这个人打交道,就会铸成大错。在此之前,就让胡亥在我手里多活一会吧!

阎乐:岳丈大人,我随时听您差遣。

赵高:尽管时局如此,但面对皇帝,还得让他放心。告诉他,反正天下迟早会太平无事的,不过,前线将军的失败必须予以申诉。应当警告他们不得麻痹大意,以免重蹈失败的覆辙。

阎乐:就是说,可以提交巨鹿之战的奏报了?

赵高:是的,不过,轻描淡写一点即可。皇帝陛下可经不起如此猛烈的风暴。

△    雷声中,起风了,赵高鼓袖当风,一脸轻松。

 

18-28

场景:章邯住处

时间:日

人物:章邯 司马欣

△    司马欣向章邯讲此次赴咸阳的事情。

章邯:这简直是胡闹!他们都疯了吗!

司马欣:这就是发生在咸阳活生生的事实。想想吧,公满腔热血地在战场上所作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呢?

章邯:就是说,你根本没有机会向陛下陈说补充兵员之事?

司马欣:要不是走错了路,我已经被赵高杀了。

章邯:长史大人,我更愿意听听你给我讲敌人的情报。

司马欣:敌人?是章邯将军的敌人吗?

章邯:不,帝国的敌人。

司马欣:现在只有您一个人还在对抗楚军,整个咸阳城,大家谈论的,都是自己的财产会不会被抢夺,亲人会不会被楚兵杀死!没人关心帝国的存亡,将军,大秦的根基已经动摇,我们这样做,是否还有意义?

△    章邯沉默。

司马欣:将军还是考虑一下自己的命运吧!这才是欣的心里话。

章邯:我的命运?

司马欣:实际上,您送去的战报全被被赵高压下,他不断地向皇帝报告说,所谓叛军,不过就是一帮土匪流寇,章邯大人完全可以剿灭。如果陛下知道真相,说句大不敬的话,他就是再昏庸,也会醒过来的!

△章邯沉默半晌,恢复了坦然自若的神情,去观察军事舆图。

章邯:那么,很清楚,增兵的事无望了。那我们就看看,下一步该如何迎敌。

司马欣几乎落泪:公被称为常胜将军,但手里也要有兵啊,如果只能孤军作战,谁能常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