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3
场景:高阳城
时间:日
人物:刘邦 骊食其 夏侯婴 卢纨
△
△
卢纨:报沛公,昌邑的秦军分出一支,守住陈留,拦住了我们的去路。
刘邦:那赶紧打呀。
卢纨:我军强攻,被打败,灌婴将军还受了伤,先锋军被打散了。
刘邦:我们伤亡多少?
卢纨:将近千人。
△
刘邦:这是哪里?
卢纨:高阳。
刘邦:且在这里驻扎吧。
△
刘邦:叫他们不要乱,不要践踏庄稼,不要惊扰百姓!
△楚军重新集结,离开庄稼地,井然有序地进城。
△
34
场景:刘邦驻地
时间:夜
人物:刘邦 骊食其 夏侯婴 戚夫人
△
刘邦:阿婴,你陪我喝点。打出发到现在,我们的西征军,人数不过万,却能连打几个胜仗,一开始还算顺利,部将个个奋勇,我亦雄心勃勃。
但很快,便遭遇这等困境。秦军不是好对付的。武关尚远,这么打下去可不行。怎样才能少死人或者不死人?
夏侯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 戚夫人穿着宽松的衣服过来,给刘邦洗脚。将刘邦的脚放在自己胸前,为他擦拭。
△
军校:沛公,来了个儒生,声称叫骊食其,说要进见沛公。
刘邦:儒生,让他进来吧。
△刘邦坐在廊檐下。
刘邦:今晚是你陪我吗?
戚夫人:不知沛公想要么?
刘邦故意:要什么?
戚夫人转移话题:要别人来陪么?
刘邦:不如,你抓阄吧。抓不到,就换旁人。
戚夫人:那你先抓到我。
△
△
△
△
△
△刘邦带着这种漫不经心的表情,朝郦食其看了一眼。
刘邦:噢,这就是刚才有人引荐的那个人吗?
骊食其:沛公,高阳儒生骊食其叩上。
△
骊食其:沛公!足下正想诛灭无道的秦国,果真如此吗?
刘邦:果真如此。
△刘邦说者,仍在爱抚着戚夫人的肩头。
骊食其:我比足下还要年长,还准备向足下传授点东西。利于此地的郦食其并非高阳门官。而是一位长者,足下若打定主意真想灭秦,还是不要坐在廊檐下一动不动地会见长者为好。
刘邦:不愧是儒生,够啰嗦。
骊食其:我是足下父亲的年纪,怎可这样待我?
△
△
刘邦:夏侯婴,把他轰出去。
△
△
35
场景:刘邦驻地外
时间:日
人物:骊食其 夏侯婴
△
夏侯婴:你怎么又来了?
骊食其:我要见沛公。
夏侯婴:沛公不想见儒生。
骊食其:请通报一声:高阳酒徒郦食其求见。
36
场景:刘邦驻地
时间:日
人物:刘邦
△
刘邦:这家伙还敢来?见见!
△
刘邦:你来是——
骊食其:我来是与足下喝酒的。
刘邦:哦?
骊食其:听说沛公善饮,我想知道沛公是否能喝过我这个老头子。
刘邦:好啊。
△
骊食其:你喝酒还嫩着呢,只知道拼酒力,要是我再年轻几岁,不出一个时辰,你就要趴下。
刘邦:我头一次听人说我喝酒不行。
骊食其:何止喝酒不行,打仗你也不行。
刘邦:什么?
骊食其:你这么打下去,没到武关你的人就要打光了。
刘邦:哼!
骊食其:你不要不服,你昌邑没有打下来,就去改打粟城,粟城难打,你有转向昌邑,还没到昌邑,又被陈留阻挡住,像没头的苍蝇,请问,沛公你何时能打倒关中去呀?你目前所苦恼的,我一清二楚。你无非是想找个不战而胜的办法。
△
骊食其:我与陈留县令是好友,可以劝说他投降。
刘邦:你劝说,他就会降吗?
骊食其: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大军压境,有活路谁愿意走死路呢?我了解他,我有把握说服他。
△
△
骊食其:你若觉得我的办法不行,我今天特意戴了顶高帽子,你就尿在这里面吧。
△
刘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昨日,我对您不敬,请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
骊食其:不可呀,沛公。
△刘邦重新引领郦食其坐在上座,自己则退到一旁压低身段,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刘邦:您为何要这样帮我?
骊食其:我郦食其世世代代为高阳人士,家境贫寒。自幼喜欢读书,有口才,精通游说、纵横之术,我有苏秦的才干,商鞅的气魄,但我心甘情愿做了这座小城的守门人,因为我在等待一位明主的出现。我看守城门口,经常有各式各样的流民、军队通过。我总是注意那些将军,给予一番我的评价。沛公从城门下通过时,不瞒您说,我不禁吃了一惊。您对百姓的厚待是少见的,仅此一点,我就想,我等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
刘邦:您根据什么判断我是明主?
骊食其:就凭你在城门外命令兵卒不得践踏庄稼,这说明沛公是仁厚之人,大秦的天下,不缺乏凶猛之士,少的是仁君啊。足下就是当今天下难得的有胸襟的宽厚君子。
刘邦:你这么说,嘿嘿,我都不好意思了。先生好见识,不如给我做个谋士如何?
骊食其:如果足下信得过我,我愿意去陈留一趟。别的,回来再谈。
刘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