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7-11
场景:咸阳甘泉宫
时间:日
人物:赵高 宦官甲 宦官乙 宦官丙 两力士 二世胡亥
△
△
△
△
△
李斯:微臣叩见陛下!
△
胡亥:倒也怪了,朕平素有许多空闲,丞相并不来见朕。近来每到朕开心设宴,或是游园玩耍之时,丞相就前来奏事。怎么,丞相是欺朕年少吗?
△李斯心惊肉跳,不敢抬头。
李斯:臣下不敢!
胡亥:那么丞相一定认为朕毫无见识喽?
李斯:臣下更不敢!
胡亥:那你还有什么要紧事呢?
李斯:这个……
△
李斯:陛下!臣听说,过去司城子罕辅佐宋国,其势头盖过君主。田常是齐简公下臣,却富可敌国。这二人都是位高权重,深受君主信任的人,最终却都成为可耻的叛逆!这是天下人都清楚的。如今,郎中令赵高,奸邪的心思比过了田常、危险的行为更甚于司城子罕!他的野心不可估量!微臣担心,若陛下不认真加以考虑,等他作起乱来,可就悔之晚矣!
胡亥:这是什么话!赵高,原本出身宦官,可他不因处境安逸就随心所欲,危难之时也不改忠心。他因为廉洁忠诚,修善明德,才取得今日的地位。朕认为他贤良,而您却怀疑他,何至于此?赵高在朕面前多次推崇丞相,而您却诋毁他,何至于此?朕早早失去了父亲,无法得到他老人家的教诲,而丞相您也老了,恐怕早就跟天下隔绝。朕不信任赵君,又该任用谁呢?要论富可敌国,位高权重的,朕以为是您才对!
△
胡亥:(轻蔑地)丞相还是退下吧!
△
△
7-12
场景:咸阳甘泉宫内殿
时间:夜
人物:胡亥 宫女若干 宦官甲 胡亥
△
△
胡亥:嘿!这下可抓住你了!
△
△
胡亥:还真是有趣,郎中令的手如此之软,竟同女人一般无二,令朕险些认错!赵高:陛下何等聪慧圣明,什么事也不能瞒过陛下!
胡亥:朕正要见你!
△
胡亥:丞相今日来见过朕。
赵高:哦。
胡亥:他说了你许多坏话。
赵高:(慢吞吞)哦。这个么,臣并不感到意外。
胡亥:(气恼)朕对他不薄,为何丞相要如此行事?
赵高:陛下,不要忘记,沙丘密谋,丞相是参与了的。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什么改变,他心里能不恼恨么?陛下若不问起,臣也不敢多言。丞相长子李由镇守着三川,我听说他跟盗匪早有勾连,如今流寇暗经三川入了关中,只是臣还没得到详细禀告,因此不敢声张。依臣之见,如今丞相担心的,唯臣一人而已。等臣一死,他就该裂土封王了!
△胡亥怀疑,尤不肯信。
胡亥:会是这样吗?
赵高:那反贼陈胜,乃是上蔡附近之人,丞相家乡偏巧是上蔡。陈贼又取道三川入关中,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胡亥大怒,顿时痛恨之极,咬牙切齿!
胡亥: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丞相何以如此待我?!朕何曾对不起他?朕的父皇又何曾对不起他!
赵高:陛下!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李由握有兵权,倘走漏了声息,让他反戈一击,必将难以收拾!臣将会办好此事,让一切都在悄然中进行吧!
△胡亥压抑怒气,低声吩咐太仆。
胡亥:传朕旨意,把李斯立即交郎中令处置!!
7-13
场景:咸阳牢狱
时间:夜
人物:李斯 李斯幼子 赵高 众狱卒
△
李斯幼子:父亲,皇上会如何处治我们?
李斯:唉,可悲呀!无道的昏君,怎能替他谋划大事!过去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王子比干,吴夫差杀伍子胥,这三个臣子,难道不够贤能吗?难道不够忠心吗?依然不免一死。论德行智慧,我李斯尚不如那三人,可是二世的无道,早已超过了夏桀、商纣、吴王夫差!你问为父,皇上会如何处治我们?(苦笑摇头)不知道。大概总免不了一死吧…… 不过为君王而死,原是臣子的本分啊!
幼子:(哭)父亲,儿不想死!
△ 父子相对,悲莫能言。
△
△ 李斯闭目不语。
△ 赵高不以为意一笑。
赵高:君侯,但求一死吗?
△
赵高:君侯,有话,不妨直说。不然,我怎去向陛下复命呢?
△
赵高:君侯不认罪么?
李斯:想我李斯,虽出身寒门,却不敢妄自鄙薄,这些年来,倾剖心力,费尽神思,不舍昼夜不顾性命,制法度、拓疆土、兴帝业,把先皇的威名传达到蛮荒四极之地,为我大秦奠定万世不朽之根基!这些无比艰难之事,老夫竟在十数年之间一一完成,这是凡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吧?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罪过,那么老夫承认有罪!
赵高:(平静)君侯任我大秦丞相,三十多年了吧?君侯固然劳苦功高,但我大秦,又何尝亏待过君侯?位列三公,尽享富贵,却依然不知餍足。如今做下这等亏恩罔上大逆不道之事,真令人痛惜啊。事已至此,君侯就该诚心悔罪,招出同党,或者皇上会念在君臣情分上,网开一面。夸功自负,只能徒增烦恼,于事无补。
李斯:赵高,你我就算有不共戴天日之仇,落在你手,老夫一死而已。又何苦让老夫凭空污人清白?
△
李斯幼子:呸,阉贼!含血喷人陷害我父,尚能腆颜在这里说话吗?!
赵高:(轻蔑)是继续惹怒皇上,还是诚心悔过,求得赦免,全在君侯一念之间。话就说到此处为止。
△赵高起身离去。
△李斯伏在地上,愁苦万分,进退两难。
李斯:让我自供,也好,老夫正要陈说!(狂吼)拿笔来!拿笔来!
7-14
场景:上林苑
时间:日
人物:赵高 众门客
△
△
赵高:现下如何?
门客:他仍是不想死,只顾日夜喊冤。
门客:他还向皇上上书。
赵高:哦?
△门客呈上李斯的上书。
△赵高接过细看。
赵高:哼,十大罪状?这哪里是什么十大罪,分明是十大功业嘛!不看看到了什么地步,还在表功?!他当自己还是丞相么!囚犯怎么能够上书呢!
△
7-15
场景:咸阳牢狱
时间:夜
人物:李斯 狱卒 李斯幼子 赵高门客
△
△
门客:怎么样,君侯有招无招啊?
△
门客:来呀,拖出去再打!
△
△
李斯幼子:不要打他!要打就打我吧!
△门客过来,柔声细语,奉劝李斯。
门客:君侯这等苦撑下去,能撑到什么时候?你咬牙不供,也是枉然。我还没见过打到一千板上,还能不招的。君侯,这又何必呢?
△ 李斯崩溃,哭嚎。
李斯:招!我招!我全招!
△ 赵高门客将布帛和笔掷于地上。
△ 李斯匍匐过去,颤抖着,摇笔疾书,拼命诬供。
李斯幼子:父亲!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啊!!
△ 李斯幼子嚎哭。
△ 门客轻蔑摇头。
7-16
场景:咸阳甘泉宫
时间:日
人物:胡亥 赵高 宦官甲乙 刑名大臣等
△
△
△
赵高:启禀皇帝陛下,丞相李斯通敌谋逆一案,如今已然审结,囚犯画押,口供俱在。
胡亥:哦,那么果真如此吗?
刑名大臣:回禀陛下,李斯确实私通流寇,谋逆造反,证据凿凿,不容置辩。人犯之子三川郡长李由,已经拿获,正在解往咸阳途中!
赵高:陛下,应当赐由就地自裁谢罪,不必赶回咸阳!此人手中握有兵符,臣恐怕会夜长梦多啊。
胡亥:好,好。一切都听先生的。
△胡亥有些发呆,咬牙切齿。
赵高:陛下…… 当如何处置李斯?
△胡亥愤怒尖叫起来。
胡亥:诛其三族!党羽一并处死,一个不留!还有,记着,一定要将李斯被极五刑后,再行处死!一定让他受够了活罪!!朕要让天下人记着,这就是那个受先皇恩赏无数,却又忘恩负义背主欺心的小人!
刑名大臣:臣遵旨!
△胡亥下台阶,几个宦官搀扶着。
△赵高谦恭要跪,被胡亥扶住。
胡亥:(对赵高)若非先生,朕几乎被他蒙蔽!传朕的旨意,郎中令赵高,继任为中丞相!
△赵高下拜。
赵高:臣谢主隆恩!
7-17
场景:咸阳街市
时间:日
人物:李斯 李斯幼子 子弟党族若干 黑衣兵士若干
△李斯一家子弟族党,一同捆缚,推赴市曹。
△李斯被数十根铁链缠身,象蛛网中心捆住的苍蝇。他行走艰难,四周副将等皆骑在高头大马上,执戈缓行,莫能仰视。
△阳光刺目,遍体鳞伤的李斯回顾幼子,眼中含泪,呜咽着。
李斯道:儿啊!
李斯幼子:父亲!
李斯:还记得吗,我曾经和你牵着小黄狗,一道出上蔡的东门去追猎那狡兔……
李斯幼子:记得的!
李斯:那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
△父子相对顿足嚎啕。
7-18
场景:咸阳秦宫朝堂
时间:日
人物:胡亥 赵高 群臣若干 宦官甲乙丙丁
△
△
赵高:陛下,我从北方匈奴人那里,缴获到了一匹名贵的马。臣请献给陛下。
△ 二世顿时感兴趣。
胡亥:哦?在何处?
赵高:就在殿下。
△胡亥闻听,连忙起身,一路奔了下去。众臣急忙跟随。
△胡亥来到堂下一看,真真儿的就是一头鹿,正在嚼草。
△胡亥哈哈一笑。
胡亥:丞相,这分明是一头鹿嘛!
△赵高漫不经心,淡然一指。
赵高:陛下再看仔细些,这哪里是鹿,分明是马呀,一匹踏雪神驹。
胡亥:是鹿是马,朕还分不清吗?不信,不信!一定是丞相犯糊涂了。
△群臣惊恐起来,知道坏了,要出事。
△赵高转而一一询问大臣。
赵高:列位臣公,你们说说看,这是鹿,还是马呀?
△一个大臣正要愤然发言,旁边一老臣牵其衣角。
胡亥:来来,众位爱卿,认为是鹿的站到这边来……(用手指右边)来呀!哎都来呀。
△
△
秦二世:呀!不多吗?跟朕一样,认为是马的站到那边去!
△很多陷媚之人,飞快跑回左边,有个人来回站,忽左忽右,慌乱不已。
胡亥:哈,好玩!你跑来跑去做什么!
△一老臣抢先出来。
老臣:陛下,此乃好马!当真一匹好马!丞相真好眼光!相得好马呀!
赵高:(咄咄逼人)怎么个好法呢?
老臣:这马么…… 嗯,高额映日,四蹄坚实!一看便是善跑的千里良驹,好,很好!
△一见老臣开了个头,右边众臣忙纷纷附和着,赞许着。
△胡亥擦了擦眼睛,看了又看,迷惘起来。
胡亥:真是马?难道我眼力如此不济,已经达到晨昏颠倒的地步了吗?
△ 左边立即有一大臣站出来,慨然大喊。
大臣:陛下,这当然是鹿!列公!马和鹿,你们都分不清了吗?
△几个大臣渐渐仗义附和,赞许。
赵高:(轻蔑)我看分不清的恰巧是你才对。
大臣:(气愤)呸!
△那大臣顿时出班,指着众臣大骂。
大臣:你们忝为大秦重臣,罔顾先皇圣恩!是什么蒙蔽了你们的眼睛?趋炎附势到了这个地步,太过分了吧!
△眼看大家争辩起来,二世胡亥感到困倦。他摆了摆手,打个哈欠。
胡亥:还真是有趣呢。算了算了,是鹿是马,又有什么要紧?丞相!你们散了去吧,朕有些倦了。
赵高:臣恭请陛下圣安。
△二世被宦官扶着离去。
△等二世远去,赵高回头,冷着脸,环视众臣。
大臣:丞相大人,你这是何意?可否在列公面前讲个明白?
赵高:(喝令)明白?当然会让你明白。来人!拖下去!
△数名执戟郎一涌而上,将几个臣子拖下阶去。
△被绑大臣们不服挣扎着。高喊着:赵高,你欺君罔上,我们大秦就要灭在你的手里!
赵高:封口!
△众大臣被残酷地用绳索勒住了那些人的口牙!他们愤怒地发着哼哼的声音。
△赵高傲视同侪。
△剩下的大臣噤若寒蝉。
(旁白)经过了这件事,朝内大小官员都害怕赵高,再没有人敢在二世面前说赵高的不是。而秦二世胡亥,对自己的判断力也产生了怀疑。始皇帝留下的那些丹药,他也常吃。胡亥住进了上林苑,开始做起长生不老的美梦来。由于将一名误入上林苑的路人射杀,赵高诘之为不祥,劝胡亥斋戒。于是胡亥深居简出,更加与世隔绝。这以后,赵高在朝堂之上再无顾忌,他总揽朝政,要做天下的主宰。
7-19
场景:会稽 房间内室
时间:夜
人物:项梁、项伯、项庄、项羽
△ 项梁与项庄、项羽三人正襟危坐,在吃饭。
△ 项伯进屋来。
项梁:籍、庄,还不起身迎长辈入席。
△ 项庄、项羽闻言立刻起身,却被项伯一把按住。
项伯:不必拘礼,自家人。
△ 项伯说完,回身看了看屋子外面,而后小心关上门。
项伯:我今日来,是有事与你们商议。
△ 项梁闻言,扫了眼项羽、项庄。
项梁:没听见话,把桌面收拾干净。
项羽:这,还没吃饱饭。
项伯:对,先吃饱,再说不迟。
项梁:断没这规矩。要议事即刻撤席。
△ 项羽无奈,只得跟项庄将席面撤去。
项伯:今天我去郡府,正撞上殷大人在正堂会见一位贵客。看样子来头不小。我之后找机会去打听那人身份,原来是赵高派来的朝廷官差。
项梁:他们商议些什么,可是又要寻我们麻烦。
项伯:我也担心,赶紧继续打听。只是他们又进了内室密谈,便再听不出结果。
项梁:如此一来,这会稽怕也不是长久之地。
项羽:叔父,怕他什么赵高,把他跟那官差一剑撂倒算了。
项庄:对!躲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站出来明着干。
项伯:多嘴,真不知好歹,你们两个,能杀郡守?你知道郡守府内有多少兵马么。
△ 项梁起身。
项梁:据闻,大泽乡一带,已有人揭竿而起,反了朝廷,气势很大。赵高他们定是怕了,这才急忙派出信使,四下商议对策。
项庄:那咱们不如跟着一道起事,杀狗官,占城池,这才痛快!
项羽:说的对!叔父,就带上我们干吧。
项伯:你们当这是儿戏吗?
项羽: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苟且偷安,要怕杀头,还不如不来这世上。
项梁:住嘴。
△ 项梁一说话,其他人都沉默了。
项伯:我们手头既无兵马,又无兵器,拿什么去跟他们拼?
项羽:我有剑!
△项羽举起了绳緤破布缠裹的剑匣。
项羽:叔父!眼下各地举事,人心动荡,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如若再拖延,怕就没这机会。
项伯:你胡闹,秦兵杀人如砍草芥,单凭我们几个,怎么对抗得了会稽郡上百名秦兵?!
项梁:这个好办,无需与普通兵士对抗,只要能劝服郡守,让他随我们一起举事,其他的,都好办。
项伯:可殷通是大秦官员,享受着丰厚的爵禄,他怎么会造反?!这没道理!
项梁:也不尽然。如今世道方乱,人心思变,他若听信那赵高的,我们此刻焉有命在?他未必不动摇,只是还没下决心罢了。我去同他说!
项伯:不可!殷通为人一贯圆滑,你贸然登门造访,恐怕他不会说实话的,那时,咱们岂不是白白暴露了意图。
项梁:我要让他明白,我要的,就是一句话,行,还是不行。
项伯:若不行呢?
△项梁一时没了声息,瞪视项伯,环视众人。
项梁: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项伯:郡守府戒备森严,进去难,出也不易。要逼殷通就范,一个人怕是不够的,人多了,又会引起怀疑。
项梁:我一人足以。
项伯:我跟你去!
项庄:我去!
项羽:不,不要争了!叔父,我跟你一同去。
△ 项梁缓步上前,攥紧项羽臂膀,直视项羽。
项梁:事关生死,不容闪失,你可明白。
项羽:侄儿明白。
7-20
场景:会稽郡府
时间:日
人物:项梁 项羽 郡守家仆 四名校尉 兵丁若干
△
△
校尉:解剑!
△
△ 项梁瞥了一眼项羽。
项梁:就在门外等着,不要走远。
项羽:诺。
△
7-21
场景:会稽郡府内
时间:日
人物:项梁 殷通 项羽
△ 殷通一阵风似地进了会客厅堂,项梁双拳拄席,起而礼。
殷通忙坐下,亲切地:项梁公,多日不见,你可清减了?
项梁表面谦恭:蒙大人见召,不胜荣幸之至,只是不知大人要见梁,所为何事?
殷通:我想问先生,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
项梁苦笑,也揣摩着殷通的态度:天下大势,太过纷繁,项某蛰伏乡野久矣,早就不问世事了。不知大人此话何意?
殷通起而身体前倾,急促膝行,抓住项梁的手腕:项梁公,直说吧,依我看,大秦无道,应当反了!
△ 项梁一震,凝视殷通,感到陌生与厌恶。
项梁:大人说笑?
殷通正色:这种事怎么能说笑呢?项梁公乃项燕将军之子,贵胄之后,天下谁不知道,六国被灭,楚是最冤枉的!而今,秦早已失去人心,这大泽起义就是明证,我怎能不顺应大势?
项梁:承蒙大人信任,不胜感激。要举事,可有兵马?
殷通:兵马、战车具备,都听从我调遣!
项梁:那秦使怎么办?
殷通笑了:还说不问世事,我看项梁公心怀天下!你且看这是什么?
△殷通指着席上一个木匣。
△殷通挪过木匣,拉开,里面是秦使的头,血腥。殷通傲然直视项梁。
项梁:如此,大人的心迹,项某明白了。只要真心反秦,我一定效力。
殷通:现在兵士不缺,缺大将。我打算请您,和衡楚,来做我的左右将军。项梁:如此甚好,在下从命。
殷通:只是衡楚不知身在何处?
项梁:我听说他在沼泽里藏身,具体的地点,只有我侄儿知道。
殷通:来人!项梁公带来的人在哪儿?快请进来!
△司阍连忙跑出,去请项羽。
殷通:项梁公,江北江西一带,已完全丢掉了,让义军占据。此乃天要亡秦呀。我认为,我们应火速开始招兵,不然,下手晚了,可就让别人抢去了先机。
项梁:大人所言极是。
△工夫不大,项羽进来了。
项梁:你不是知道衡楚藏身的地点吗?快告诉郡守大人。
△项羽迷惑,叔侄俩交换着眼色,项羽瞬间醒悟。
项梁喝道:是时候了!
△项羽起而一把抓过鹿架上殷通的佩剑,殷通也反应过来,抓住剑—— 但他抓住的是剑鞘,项羽抓住的是剑柄。
△项羽抽出剑,手起剑落,可怜殷通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砍掉了脑袋,血溅一席。
△ 项梁走到殷通尸首旁边,审视。
项梁:高官厚禄,就养出一班如此无信之辈,大秦是真要亡了!
7-22
场景:郡守府内
时间:日
人物:兵士若干 郡府家仆若干 项梁 项羽
△阶下许多守卫队兵士,正在操练。
△那知道项梁叔侄已提着殷通人头,拿着郡守印信,从容走出来。
△众兵大哗。
△项羽提头大呼。
项羽:殷通叛乱,不足以为郡守,我已将其杀了!现将印绶交与项梁公执掌,立为郡主,尔等如有不服,以此头为令!
△项羽猛掷头于阶下。
△守卫队纷纷狂喊“刺客”,涌进院来。
△郡守府院内陷入一片混乱。
△项羽拔剑挺身向前,连斩十余人。
△吏胥家仆,惊惶失措,皆伏地颤抖。
△项羽提剑游走,走到哪里,哪里兵士便轰然溃散,一两个大着胆子抵抗的,尚未近身便被杀死。
△守卫队余下兵卒纷纷溃逃。
△二部将仗剑冲进郡府,迎着溃兵,走上前来。
△项羽上前拦住。
项羽:二位兄弟慢着!我是项籍!
季布:好你个项籍,做的好事,杀郡守,这可是要诛灭三族的大罪。
项羽:什么大罪,我反的就是秦,何需遵从它的律法!你们是将官,若要阻拦我,也情有可原。可咱们是弟兄,也奉劝你们一句,不要逆天而行。
钟离昧:你这小子,口气颇大,把自己比做天,当真以为自己是英雄么。
项羽:是又如何。
△ 项羽挺剑而立。
△ 而季布与钟离昧却相视一笑,两人收剑。
季布:要杀人,这等好事为何不叫我们兄弟。那郡守死得其所,他时常克扣军饷,早想亲手剁了他!
△ 此时项梁上前。
项梁:你们是何人?
季布:在下守城将季布!
钟离昧:在下守城将钟离昧!
项梁:喔,我倒听籍说起过二位。你们,愿意随我举事么。
二将:呵!愿听从项梁公指挥!
△ 项梁威风凛凛,泰然受之。
【画外音】:项梁在集市上公布了殷通的野心及罪行,并宣布即日起事,以响应陈胜在江北地区的行动。听说项家起事,四周郡县莫不望风归降,项梁编集人马,分封官吏,训练士卒。由于部署得当,赏罚严明,众人莫不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