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汪海林
汪海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6
  • 关注人气:5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汉传奇》剧本李斯之死和项羽杀殷通

(2013-01-11 12:46:18)
标签:

娱乐

7-11

场景:咸阳甘泉宫

时间:日

人物:赵高 宦官甲 宦官乙 宦官丙 两力士 二世胡亥

 

△    两个赤膊力士正在卖力摔角。

△    两个宦官广袖高帽,滑稽的努力模仿着力士。

△    胡亥弯腰蹲伏,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开心的抚掌大笑。

△    宦官丙领着李斯从远处来了。

△    李斯一见二世,忙滚身伏拜。

李斯:微臣叩见陛下!

△    二世此刻正玩得开心,一见李斯,不由怒火中烧。

胡亥:倒也怪了,朕平素有许多空闲,丞相并不来见朕。近来每到朕开心设宴,或是游园玩耍之时,丞相就前来奏事。怎么,丞相是欺朕年少吗?
△李斯心惊肉跳,不敢抬头。

李斯:臣下不敢!
胡亥:那么丞相一定认为朕毫无见识喽?

李斯:臣下更不敢!

胡亥:那你还有什么要紧事呢?

李斯:这个……

△    李斯心一横,起而奏事。

李斯:陛下!臣听说,过去司城子罕辅佐宋国,其势头盖过君主。田常是齐简公下臣,却富可敌国。这二人都是位高权重,深受君主信任的人,最终却都成为可耻的叛逆!这是天下人都清楚的。如今,郎中令赵高,奸邪的心思比过了田常、危险的行为更甚于司城子罕!他的野心不可估量!微臣担心,若陛下不认真加以考虑,等他作起乱来,可就悔之晚矣!

胡亥:这是什么话!赵高,原本出身宦官,可他不因处境安逸就随心所欲,危难之时也不改忠心。他因为廉洁忠诚,修善明德,才取得今日的地位。朕认为他贤良,而您却怀疑他,何至于此?赵高在朕面前多次推崇丞相,而您却诋毁他,何至于此?朕早早失去了父亲,无法得到他老人家的教诲,而丞相您也老了,恐怕早就跟天下隔绝。朕不信任赵君,又该任用谁呢?要论富可敌国,位高权重的,朕以为是您才对!

△    李斯伏地筛糠,羞愤难耐,话也说不出。

胡亥:(轻蔑地)丞相还是退下吧!

△    宦官丙上前,轻轻将李斯扶掖出宫。

△    胡亥回过头,继续开心玩耍。

 

7-12

场景:咸阳甘泉宫内殿

时间:夜
人物:胡亥 宫女若干 宦官甲 胡亥

△    胡亥用丝帛蒙着眼睛,正在宫闱幔帐中追逐嘻笑的宫女。

△    突然,他摸到一个人的手,扯住不放。

胡亥:嘿!这下可抓住你了!

△    胡亥感觉不对,扯掉丝帛,却发现面前是赵高。原来宦官甲刚刚引领他进来。

△    胡亥爆发出一阵大笑。

胡亥:还真是有趣,郎中令的手如此之软,竟同女人一般无二,令朕险些认错!赵高:陛下何等聪慧圣明,什么事也不能瞒过陛下!
胡亥:朕正要见你!

△    宦官甲悄悄摆手,众宫女款款退去。

胡亥:丞相今日来见过朕。

赵高:哦。

胡亥:他说了你许多坏话。

赵高:(慢吞吞)哦。这个么,臣并不感到意外。

胡亥:(气恼)朕对他不薄,为何丞相要如此行事?

赵高:陛下,不要忘记,沙丘密谋,丞相是参与了的。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的地位却没有什么改变,他心里能不恼恨么?陛下若不问起,臣也不敢多言。丞相长子李由镇守着三川,我听说他跟盗匪早有勾连,如今流寇暗经三川入了关中,只是臣还没得到详细禀告,因此不敢声张。依臣之见,如今丞相担心的,唯臣一人而已。等臣一死,他就该裂土封王了!

△胡亥怀疑,尤不肯信。

胡亥:会是这样吗?
赵高:那反贼陈胜,乃是上蔡附近之人,丞相家乡偏巧是上蔡。陈贼又取道三川入关中,这难道都是巧合吗?

△胡亥大怒,顿时痛恨之极,咬牙切齿!

胡亥: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丞相何以如此待我?!朕何曾对不起他?朕的父皇又何曾对不起他!

赵高:陛下!陛下暂息雷霆之怒,李由握有兵权,倘走漏了声息,让他反戈一击,必将难以收拾!臣将会办好此事,让一切都在悄然中进行吧!

△胡亥压抑怒气,低声吩咐太仆。

胡亥:传朕旨意,把李斯立即交郎中令处置!!

 

7-13

场景:咸阳牢狱

时间:夜

人物:李斯 李斯幼子 赵高 众狱卒

 

△    李斯和幼子被拘捕捆绑,扔在大牢里,他烂衣披发,仰天悲叹。

李斯幼子:父亲,皇上会如何处治我们?

李斯:唉,可悲呀!无道的昏君,怎能替他谋划大事!过去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王子比干,吴夫差杀伍子胥,这三个臣子,难道不够贤能吗?难道不够忠心吗?依然不免一死。论德行智慧,我李斯尚不如那三人,可是二世的无道,早已超过了夏桀、商纣、吴王夫差!你问为父,皇上会如何处治我们?(苦笑摇头)不知道。大概总免不了一死吧…… 不过为君王而死,原是臣子的本分啊!

幼子:(哭)父亲,儿不想死!
△ 父子相对,悲莫能言。

△    一个阴影出现在监栅之外,是赵高。

△ 李斯闭目不语。

△ 赵高不以为意一笑。

赵高:君侯,但求一死吗?

△    李斯不语。

赵高:君侯,有话,不妨直说。不然,我怎去向陛下复命呢?

△    李斯瞠目,凝视赵高。

赵高:君侯不认罪么?

李斯:想我李斯,虽出身寒门,却不敢妄自鄙薄,这些年来,倾剖心力,费尽神思,不舍昼夜不顾性命,制法度、拓疆土、兴帝业,把先皇的威名传达到蛮荒四极之地,为我大秦奠定万世不朽之根基!这些无比艰难之事,老夫竟在十数年之间一一完成,这是凡人所能达到的极限了吧?如果说,这一切都是罪过,那么老夫承认有罪!

赵高:(平静)君侯任我大秦丞相,三十多年了吧?君侯固然劳苦功高,但我大秦,又何尝亏待过君侯?位列三公,尽享富贵,却依然不知餍足。如今做下这等亏恩罔上大逆不道之事,真令人痛惜啊。事已至此,君侯就该诚心悔罪,招出同党,或者皇上会念在君臣情分上,网开一面。夸功自负,只能徒增烦恼,于事无补。

李斯:赵高,你我就算有不共戴天日之仇,落在你手,老夫一死而已。又何苦让老夫凭空污人清白?

△    李斯幼子扑上监栅,大骂。

李斯幼子:呸,阉贼!含血喷人陷害我父,尚能腆颜在这里说话吗?!
赵高:(轻蔑)是继续惹怒皇上,还是诚心悔过,求得赦免,全在君侯一念之间。话就说到此处为止。

△赵高起身离去。

△李斯伏在地上,愁苦万分,进退两难。

李斯:让我自供,也好,老夫正要陈说!(狂吼)拿笔来!拿笔来!

7-14

场景:上林苑

时间:日

人物:赵高 众门客

 

△    赵高在皇家园林中前呼后拥,气派非凡。

△    一帮门客跟在赵高身后。

赵高:现下如何?

门客:他仍是不想死,只顾日夜喊冤。

门客:他还向皇上上书。

赵高:哦?

△门客呈上李斯的上书。

△赵高接过细看。

赵高:哼,十大罪状?这哪里是什么十大罪,分明是十大功业嘛!不看看到了什么地步,还在表功?!他当自己还是丞相么!囚犯怎么能够上书呢!

△    赵高将李斯上书揉成一团,掷于地上。

 

7-15

场景:咸阳牢狱

时间:夜

人物:李斯 狱卒 李斯幼子 赵高门客

△    李斯被拖了回来,已经体无完肤。他被扔到同样体无完肤的幼子身边。

△    赵高门客跟入,查看李斯。

门客:怎么样,君侯有招无招啊?

△    李斯摇头。

门客:来呀,拖出去再打!

△    几个狱卒过来,要将遍体鳞伤的李斯拖出监牢。

△    李斯幼子挣扎起来,抱住父亲,不让拖出。

李斯幼子:不要打他!要打就打我吧!

△门客过来,柔声细语,奉劝李斯。

门客:君侯这等苦撑下去,能撑到什么时候?你咬牙不供,也是枉然。我还没见过打到一千板上,还能不招的。君侯,这又何必呢?

△ 李斯崩溃,哭嚎。

李斯:招!我招!我全招!

△ 赵高门客将布帛和笔掷于地上。

△ 李斯匍匐过去,颤抖着,摇笔疾书,拼命诬供。

李斯幼子:父亲!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啊!!

△ 李斯幼子嚎哭。

△ 门客轻蔑摇头。

 

7-16

场景:咸阳甘泉宫

时间:日

人物:胡亥 赵高 宦官甲乙 刑名大臣等

△    众大臣等立在阶下。

△    秦二世胡亥来了,站在高高的台阶上。

△    赵高走上中阶,向二世禀告。

赵高:启禀皇帝陛下,丞相李斯通敌谋逆一案,如今已然审结,囚犯画押,口供俱在。

胡亥:哦,那么果真如此吗?

刑名大臣:回禀陛下,李斯确实私通流寇,谋逆造反,证据凿凿,不容置辩。人犯之子三川郡长李由,已经拿获,正在解往咸阳途中!

赵高:陛下,应当赐由就地自裁谢罪,不必赶回咸阳!此人手中握有兵符,臣恐怕会夜长梦多啊。

胡亥:好,好。一切都听先生的。

△胡亥有些发呆,咬牙切齿。

赵高:陛下…… 当如何处置李斯?

△胡亥愤怒尖叫起来。

胡亥:诛其三族!党羽一并处死,一个不留!还有,记着,一定要将李斯被极五刑后,再行处死!一定让他受够了活罪!!朕要让天下人记着,这就是那个受先皇恩赏无数,却又忘恩负义背主欺心的小人!

刑名大臣:臣遵旨!

△胡亥下台阶,几个宦官搀扶着。

△赵高谦恭要跪,被胡亥扶住。
胡亥:(对赵高)若非先生,朕几乎被他蒙蔽!传朕的旨意,郎中令赵高,继任为中丞相!

△赵高下拜。

赵高:臣谢主隆恩!

 

7-17

场景:咸阳街市

时间:日

人物:李斯 李斯幼子 子弟党族若干 黑衣兵士若干

 

△李斯一家子弟族党,一同捆缚,推赴市曹。

△李斯被数十根铁链缠身,象蛛网中心捆住的苍蝇。他行走艰难,四周副将等皆骑在高头大马上,执戈缓行,莫能仰视。

△阳光刺目,遍体鳞伤的李斯回顾幼子,眼中含泪,呜咽着。

李斯道:儿啊!

李斯幼子:父亲!

李斯:还记得吗,我曾经和你牵着小黄狗,一道出上蔡的东门去追猎那狡兔……

李斯幼子:记得的!
李斯:那样的日子,还会再有吗?

△父子相对顿足嚎啕。

 

7-18

场景:咸阳秦宫朝堂

时间:日

人物:胡亥 赵高 群臣若干 宦官甲乙丙丁

 

△    胡亥正在跟大臣们举行朝会,神色有些寂寥。

△    赵高出班奏禀。

赵高:陛下,我从北方匈奴人那里,缴获到了一匹名贵的马。臣请献给陛下。

△ 二世顿时感兴趣。

胡亥:哦?在何处?
赵高:就在殿下。

△胡亥闻听,连忙起身,一路奔了下去。众臣急忙跟随。

△胡亥来到堂下一看,真真儿的就是一头鹿,正在嚼草。

△胡亥哈哈一笑。

胡亥:丞相,这分明是一头鹿嘛!
△赵高漫不经心,淡然一指。

赵高:陛下再看仔细些,这哪里是鹿,分明是马呀,一匹踏雪神驹。

胡亥:是鹿是马,朕还分不清吗?不信,不信!一定是丞相犯糊涂了。

△群臣惊恐起来,知道坏了,要出事。

△赵高转而一一询问大臣。

赵高:列位臣公,你们说说看,这是鹿,还是马呀?

△一个大臣正要愤然发言,旁边一老臣牵其衣角。

胡亥:来来,众位爱卿,认为是鹿的站到这边来……(用手指右边)来呀!哎都来呀。

△    臣子中有一些凛然之士,走出站于左边,有一些是犹豫地跟过来的。

△    赵高阴笑,看着那些人。

秦二世:呀!不多吗?跟朕一样,认为是马的站到那边去!

△很多陷媚之人,飞快跑回左边,有个人来回站,忽左忽右,慌乱不已。

胡亥:哈,好玩!你跑来跑去做什么!

△一老臣抢先出来。

老臣:陛下,此乃好马!当真一匹好马!丞相真好眼光!相得好马呀!

赵高:(咄咄逼人)怎么个好法呢?

老臣:这马么…… 嗯,高额映日,四蹄坚实!一看便是善跑的千里良驹,好,很好!
△一见老臣开了个头,右边众臣忙纷纷附和着,赞许着。

△胡亥擦了擦眼睛,看了又看,迷惘起来。

胡亥:真是马?难道我眼力如此不济,已经达到晨昏颠倒的地步了吗?

△ 左边立即有一大臣站出来,慨然大喊。

大臣:陛下,这当然是鹿!列公!马和鹿,你们都分不清了吗?

△几个大臣渐渐仗义附和,赞许。

赵高:(轻蔑)我看分不清的恰巧是你才对。

大臣:(气愤)呸!

△那大臣顿时出班,指着众臣大骂。

大臣:你们忝为大秦重臣,罔顾先皇圣恩!是什么蒙蔽了你们的眼睛?趋炎附势到了这个地步,太过分了吧!

△眼看大家争辩起来,二世胡亥感到困倦。他摆了摆手,打个哈欠。

胡亥:还真是有趣呢。算了算了,是鹿是马,又有什么要紧?丞相!你们散了去吧,朕有些倦了。

赵高:臣恭请陛下圣安。

△二世被宦官扶着离去。

△等二世远去,赵高回头,冷着脸,环视众臣。

大臣:丞相大人,你这是何意?可否在列公面前讲个明白?

赵高:(喝令)明白?当然会让你明白。来人!拖下去!

△数名执戟郎一涌而上,将几个臣子拖下阶去。

△被绑大臣们不服挣扎着。高喊着:赵高,你欺君罔上,我们大秦就要灭在你的手里!

赵高:封口!

△众大臣被残酷地用绳索勒住了那些人的口牙!他们愤怒地发着哼哼的声音。

△赵高傲视同侪。

△剩下的大臣噤若寒蝉。

 

(旁白)经过了这件事,朝内大小官员都害怕赵高,再没有人敢在二世面前说赵高的不是。而秦二世胡亥,对自己的判断力也产生了怀疑。始皇帝留下的那些丹药,他也常吃。胡亥住进了上林苑,开始做起长生不老的美梦来。由于将一名误入上林苑的路人射杀,赵高诘之为不祥,劝胡亥斋戒。于是胡亥深居简出,更加与世隔绝。这以后,赵高在朝堂之上再无顾忌,他总揽朝政,要做天下的主宰。                                               

 

7-19

场景:会稽 房间内室

时间:夜

人物:项梁、项伯、项庄、项羽

 

△ 项梁与项庄、项羽三人正襟危坐,在吃饭。

△ 项伯进屋来。

项梁:籍、庄,还不起身迎长辈入席。

△ 项庄、项羽闻言立刻起身,却被项伯一把按住。

项伯:不必拘礼,自家人。

△ 项伯说完,回身看了看屋子外面,而后小心关上门。

项伯:我今日来,是有事与你们商议。

△ 项梁闻言,扫了眼项羽、项庄。

项梁:没听见话,把桌面收拾干净。

项羽:这,还没吃饱饭。

项伯:对,先吃饱,再说不迟。

项梁:断没这规矩。要议事即刻撤席。

△ 项羽无奈,只得跟项庄将席面撤去。

项伯:今天我去郡府,正撞上殷大人在正堂会见一位贵客。看样子来头不小。我之后找机会去打听那人身份,原来是赵高派来的朝廷官差。

项梁:他们商议些什么,可是又要寻我们麻烦。

项伯:我也担心,赶紧继续打听。只是他们又进了内室密谈,便再听不出结果。

项梁:如此一来,这会稽怕也不是长久之地。

项羽:叔父,怕他什么赵高,把他跟那官差一剑撂倒算了。

项庄:对!躲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站出来明着干。

项伯:多嘴,真不知好歹,你们两个,能杀郡守?你知道郡守府内有多少兵马么。

△ 项梁起身。

项梁:据闻,大泽乡一带,已有人揭竿而起,反了朝廷,气势很大。赵高他们定是怕了,这才急忙派出信使,四下商议对策。

项庄:那咱们不如跟着一道起事,杀狗官,占城池,这才痛快!

项羽:说的对!叔父,就带上我们干吧。

项伯:你们当这是儿戏吗?

项羽: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苟且偷安,要怕杀头,还不如不来这世上。

项梁:住嘴。

△ 项梁一说话,其他人都沉默了。

项伯:我们手头既无兵马,又无兵器,拿什么去跟他们拼?

项羽:我有剑!

△项羽举起了绳緤破布缠裹的剑匣。

项羽:叔父!眼下各地举事,人心动荡,正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如若再拖延,怕就没这机会。

项伯:你胡闹,秦兵杀人如砍草芥,单凭我们几个,怎么对抗得了会稽郡上百名秦兵?!

项梁:这个好办,无需与普通兵士对抗,只要能劝服郡守,让他随我们一起举事,其他的,都好办。

项伯:可殷通是大秦官员,享受着丰厚的爵禄,他怎么会造反?!这没道理!

项梁:也不尽然。如今世道方乱,人心思变,他若听信那赵高的,我们此刻焉有命在?他未必不动摇,只是还没下决心罢了。我去同他说!

项伯:不可!殷通为人一贯圆滑,你贸然登门造访,恐怕他不会说实话的,那时,咱们岂不是白白暴露了意图。

项梁:我要让他明白,我要的,就是一句话,行,还是不行。

项伯:若不行呢?

△项梁一时没了声息,瞪视项伯,环视众人。

项梁: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项伯:郡守府戒备森严,进去难,出也不易。要逼殷通就范,一个人怕是不够的,人多了,又会引起怀疑。

项梁:我一人足以。

项伯:我跟你去!

项庄:我去!

项羽:不,不要争了!叔父,我跟你一同去。

△ 项梁缓步上前,攥紧项羽臂膀,直视项羽。

项梁:事关生死,不容闪失,你可明白。

项羽:侄儿明白。

 

7-20

场景:会稽郡府

时间:日

人物:项梁 项羽 郡守家仆 四名校尉 兵丁若干

 

△    四名校尉簇拥下,项梁叔侄来到郡守府前。

△    郡守家仆早候多时,忙上前恭迎施礼。

校尉:解剑!

△    项梁将剑解下,递给校尉。

△ 项梁瞥了一眼项羽。  

项梁:就在门外等着,不要走远。

项羽:诺。

△    郡守府家仆将项梁引进府内。

 

7-21

场景:会稽郡府内

时间:日

人物:项梁 殷通 项羽

 

△ 殷通一阵风似地进了会客厅堂,项梁双拳拄席,起而礼。

殷通忙坐下,亲切地:项梁公,多日不见,你可清减了?

项梁表面谦恭:蒙大人见召,不胜荣幸之至,只是不知大人要见梁,所为何事?

殷通:我想问先生,对当今局势有何看法?

项梁苦笑,也揣摩着殷通的态度:天下大势,太过纷繁,项某蛰伏乡野久矣,早就不问世事了。不知大人此话何意?

殷通起而身体前倾,急促膝行,抓住项梁的手腕:项梁公,直说吧,依我看,大秦无道,应当反了!

△ 项梁一震,凝视殷通,感到陌生与厌恶。

项梁:大人说笑?

殷通正色:这种事怎么能说笑呢?项梁公乃项燕将军之子,贵胄之后,天下谁不知道,六国被灭,楚是最冤枉的!而今,秦早已失去人心,这大泽起义就是明证,我怎能不顺应大势?

项梁:承蒙大人信任,不胜感激。要举事,可有兵马?

殷通:兵马、战车具备,都听从我调遣!

项梁:那秦使怎么办?

殷通笑了:还说不问世事,我看项梁公心怀天下!你且看这是什么?

△殷通指着席上一个木匣。

△殷通挪过木匣,拉开,里面是秦使的头,血腥。殷通傲然直视项梁。

项梁:如此,大人的心迹,项某明白了。只要真心反秦,我一定效力。

殷通:现在兵士不缺,缺大将。我打算请您,和衡楚,来做我的左右将军。项梁:如此甚好,在下从命。

殷通:只是衡楚不知身在何处?

项梁:我听说他在沼泽里藏身,具体的地点,只有我侄儿知道。

殷通:来人!项梁公带来的人在哪儿?快请进来!

△司阍连忙跑出,去请项羽。

殷通:项梁公,江北江西一带,已完全丢掉了,让义军占据。此乃天要亡秦呀。我认为,我们应火速开始招兵,不然,下手晚了,可就让别人抢去了先机。

项梁:大人所言极是。

△工夫不大,项羽进来了。

项梁:你不是知道衡楚藏身的地点吗?快告诉郡守大人。

△项羽迷惑,叔侄俩交换着眼色,项羽瞬间醒悟。

项梁喝道:是时候了!

△项羽起而一把抓过鹿架上殷通的佩剑,殷通也反应过来,抓住剑—— 但他抓住的是剑鞘,项羽抓住的是剑柄。

△项羽抽出剑,手起剑落,可怜殷通还未反应过来,就被砍掉了脑袋,血溅一席。

△ 项梁走到殷通尸首旁边,审视。

项梁:高官厚禄,就养出一班如此无信之辈,大秦是真要亡了!

 

7-22

场景:郡守府内

时间:日

人物:兵士若干 郡府家仆若干 项梁 项羽

 

△阶下许多守卫队兵士,正在操练。

△那知道项梁叔侄已提着殷通人头,拿着郡守印信,从容走出来。

△众兵大哗。

△项羽提头大呼。

项羽:殷通叛乱,不足以为郡守,我已将其杀了!现将印绶交与项梁公执掌,立为郡主,尔等如有不服,以此头为令!

△项羽猛掷头于阶下。

△守卫队纷纷狂喊“刺客”,涌进院来。

△郡守府院内陷入一片混乱。

△项羽拔剑挺身向前,连斩十余人。

△吏胥家仆,惊惶失措,皆伏地颤抖。

△项羽提剑游走,走到哪里,哪里兵士便轰然溃散,一两个大着胆子抵抗的,尚未近身便被杀死。

△守卫队余下兵卒纷纷溃逃。

△二部将仗剑冲进郡府,迎着溃兵,走上前来。

△项羽上前拦住。

项羽:二位兄弟慢着!我是项籍!

季布:好你个项籍,做的好事,杀郡守,这可是要诛灭三族的大罪。

项羽:什么大罪,我反的就是秦,何需遵从它的律法!你们是将官,若要阻拦我,也情有可原。可咱们是弟兄,也奉劝你们一句,不要逆天而行。

钟离昧:你这小子,口气颇大,把自己比做天,当真以为自己是英雄么。

项羽:是又如何。

△ 项羽挺剑而立。

△ 而季布与钟离昧却相视一笑,两人收剑。

季布:要杀人,这等好事为何不叫我们兄弟。那郡守死得其所,他时常克扣军饷,早想亲手剁了他!

△ 此时项梁上前。

项梁:你们是何人?

季布:在下守城将季布!
钟离昧:在下守城将钟离昧!
项梁:喔,我倒听籍说起过二位。你们,愿意随我举事么。

二将:呵!愿听从项梁公指挥!

△ 项梁威风凛凛,泰然受之。

 

【画外音】:项梁在集市上公布了殷通的野心及罪行,并宣布即日起事,以响应陈胜在江北地区的行动。听说项家起事,四周郡县莫不望风归降,项梁编集人马,分封官吏,训练士卒。由于部署得当,赏罚严明,众人莫不心悦诚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