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体育比赛中,误判是不可避免的。裁判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误。
我不认为误判是足球的魅力之一。
但我也反对以电视技术或者机器取代人。
专业裁判说了,借助电视技术,会影响比赛的连续性,比如越位,每一次都要看重放,这场比赛就别干别的了。
这是从技术角度来否定电视手段的。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用机器取代人,用机器的判断取代人的判断,必将造成体育比赛的某种异化。
体育竞技,为体现公平性,有固定的规则,裁判负责依据规则进行裁决。这个裁决,是属于人的行为。虽然裁决中不可避免会带有主观色彩,在现实中,有些裁判还会被收买,故意进行错判。
借助科技手段,尤其是电视技术和感应、扫描等技术,必然会增加公正性,并提高准确性。
但是,这是一个机器做出的裁决,如果最终由机器完全取代人,我认为在技术上是可能做到的,误判的比例会无限接近零。
问题是:这意味着,我们宁愿相信机器,而不愿相信人,不愿相信自己。
这个困境的纠结之处在于,人类是否有信心在道德上相信自己?人类是否有信心在判断力上相信自己?人类是否应该把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竞技,交给非人类去裁决。
人如果相信自己可以按照规则去比赛,就应该相信自己可以按照规则去裁决胜负;人类,就是一个经常会犯错误的种群,但在不断的纠错中,人类才会进步。
人类如果不相信自己可以裁决好足球比赛,那么,更多的东西将交给机器来做决定。
人类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会相信机器吗?
以足球比赛中的红黄牌为例,机器几乎不可能掌握那么微妙的心理变化,包括不同队员和教练的心理,包括看台上观众的心理,主客场的因素,球队之间的历史恩怨,等等,裁判通过对犯规的判罚,掌控整个比赛,让比赛既符合规则,又保证相当的激烈程度。有时,裁判需要严厉一些,有时需要放宽尺度,一场比赛的不同阶段,执法尺度也是不同的,这个时候,主观一些,比完全客观更有利于一场精彩比赛的出现。
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机器人深蓝的对决,最终人输给了机器。引述“……卡斯帕罗夫还不真正懂得如何对付这部巨型电子怪物--他故意选择冷僻的布局、走不属于自己风格的棋,实际上是个失策,结果让自己也很不顺手;深蓝的计算能力可怕,但仍然有不少缺点,不过深蓝不懂得要维护“什么尊严”,所以没有人类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恐惧和疲惫”,这对人类棋手来说是很不幸的。”
那么,下棋中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相互使用心理战术,棋手的喜怒哀乐,我们都看不到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机器取代人去做裁判,也必然损失大量的主观判断中产生的乐趣。
如果要我选择,我宁肯看一个有可能犯错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在场上执法。
以前经常有球员暴打裁判,我很喜欢这个环节,
换成机器,不排除有队员拿机器发泄的可能,但是,殴打一台冷冰冰的机器,手脚很痛可能漏电都在其次,关键是你的不满和懊恼对方完全无法接收。体育比赛,说到底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殴打错判的裁判,是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愿意捍卫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