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2008年的新春,中国的编剧第一次的群体性的占据了各类媒体的版面。2月24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主办“2008编剧维权大会”,90多名影视编剧联名发布维权声明,希望改变现状。中国的编剧们与隔着太平洋在美利坚同样爬格子打工的编剧们一样对资本家发出了“不”的声音。
回头再看看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的编剧们一样发出了维权怒吼,共同签署了《编剧自律公约》,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编剧王兴东还代表学会向国家广电总局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向政府要求维护编剧的应有权利……
这一切的行为除了媒体的争相报道外,中国编剧们的现状(侵权、违约、创作歧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没有换来投资方和政府丝毫的认真回应。
作为中国影视界的一员我感到深深的悲凉,都是同行怎么境遇就这么不一样?
为什么美国的编剧协会就能带领编剧这一弱势群体打赢由各大影视公司老板组成的制片人联盟的这一仗?要知道在制片人联盟里面混的都是什么人物,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老总莱斯利·穆恩弗斯、米高梅影业老总哈利·斯隆、NBC环球影业的杰夫·祖克、索尼影业老总迈克尔·林顿、迪士尼老总罗伯特·伊戈尔以及华纳兄弟娱乐集团的巴里·梅耶等等。这些家伙都是富可敌国有权有势的娱乐巨头,按照中国的惯性思维跟他们叫板最好先称称自己是几斤几两。可是美国编剧们就是赢了,赢得还很漂亮(之前美国导演协会和制片人联盟达成协议,所争取的利益比编剧协会要少的多)。
在这里我要说组织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的行业自律和协会组织在这一事件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为什么这一事件会有如此结果,首先我们就要了解美国演艺圈这场战斗的两大关键人物:影视制作人联盟和美国编剧协会。
先看看美国编剧协会(Writers Guild of America)它由东西岸两工会构成(WGAE&WGAW)这可是个在美国演艺圈非常重要的组织。
上百年来,编剧们通过写剧本来娱乐大众,尽管他们一代一代以来被认为是这个社会值得敬重珍惜的一部分人,但是他们却还是不够受到尊重。在1912年,一群作家写手组织起来决定改善这个情况,而他们成立了美国作家联盟(Authors League of America)。从此美国作家和写手们联合起来,保护他们的作品,遵循古来的“团结就是力量”原则维护联盟成员的利益,这是美国编剧协会就是由这个联盟演变而来的。
在1933年,面对美国的高失业率和电影产业的混乱,好莱坞的制片方提出了对员工薪水的短期缩减,周工资超过50美圆则薪水减半,低于50美圆则减少25%。然而,就在短短几周后,由10名编剧共同成立了荧幕编剧协会,并自称为“好莱坞最有政治头脑最活跃的工会”。对于制片方减薪的决定,使得编剧们意识到要召集其他的捅们,一同捍卫自己的权利,给制片方敲敲警钟。
由此编剧协会迅速发展壮大,最终电影、电视、广播、新闻等领域的剧作家联合在一起于1973年成立了美国编剧协会。
美国编剧协会的宗旨是为各领域的编剧或作者提供作品公证和法律依据,避免日后引起法律纠纷。无论是剧本,小说,新闻乃至歌词,每一份注册的作品都将在协会中留档5年,期满前3个月内提交续档申请可续期5年。如果作者未能及时提交申请以及续期费用,其作品将立刻清除。
这可不是一个只会收钱的组织,它还是个为协会成员争取权益\保障利益的组织,不论在薪酬还是版权纠纷上,所有加入协会的编剧都会得到协会提供的法律援助。换句话说,加入美国编剧协会您就是有组织的人了,它从最低工资到差旅待遇都有详细的规定,一旦有人侵害的协会成员的权益,立刻就有组织派人替你分忧解难。
更重要的是,美国编剧协会通过投票选举人员来和影视制作公司谈判,为协会的成员争取最大利益。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加入协会的编剧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投资人和老板,而是身后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和你一起并肩战斗。
当然你也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定,比如让你罢工你就得罢工,否则就会被组织开除出局。这正表现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协会的所有成员行动一致必将给这个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美国编剧协会的罢工行为影响到了美国传媒领域的各个层面,不论是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还是金球、奥斯卡的评奖典礼,编剧们一放下笔,影视产业马上停摆。
当然也有人会问,为什么编剧一定要加入这个组织,如果故事写的好有什么可怕的?
资本家历来都希望能够控制和垄断整个行业,而后来的影视制作人联盟(AMPTP)更是立足于此(影视制作人联盟成立于1982年,负责协商所有影视业的合同,包括美国音乐协会、美国电视电台演员协会、美国导演协会、美国编剧协会、国际戏院职员联盟等组织之间的冲突。)。
我们必须要看到,在自由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劳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私人行为,无论雇主还是雇员都可以自由地接受这种关系,当一方不满对方时,可以拒绝,即“用脚投票”,也就是雇员可以拒绝工作“罢工”而雇主可以解雇雇员。这种政策的基本前提是雇主和雇员势均力敌,拥有相似或相等的对抗力量。
而美国历来实行的是制片人中心制,编剧、导演、演员不得不以组织的面貌出现才能与这样强大的阵营抗衡。这就造就了美国的编剧协会、演员工会、导演工会三大工会与影视制作人联盟之间以合约的方式来维系各自的利益。
还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的工会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因为美国在1935年由国会制订了一部《劳动关系法案》——《瓦格纳法》,联邦政府转向帮助支持工会参与劳工维权活动。同时还颁布《诺里斯-拉瓜地亚法》宣布黄狗合同无效。
这个“黄狗合同”很有意思,有必要详细的解释一下。黄狗合同(yellow-dog contracts),它是指要求雇员接受把不参加工会作为继续就业的条件的一种合同。因为只有可耻的人——“黄狗”才会签订这种合同,所以被工会所戏称为黄狗。
说到这儿,道理也就讲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的职业编剧基本上都加入了编剧协会,在那里有组织的人是幸福的。
再指出一点,美国编剧协会的罢工不是一拍脑门觉得哥儿几个受苦了就说来就来的。是因为在去年10月31日制作人联盟和编剧协会的合约已经到期,而美国演员工会、导演工会的合约也将在2008年6月到期。每次合约到期,三大工会经常会以罢工要挟制作人联盟,以索取最大利益。所以美国编剧的维权不但是合理合法的而是经常性的,为的就是让资方尊重劳动者应得的利益。
这是组织的力量,是为了保护创作者尊严和权益的力量,同时也是保持影视产业良性发展的力量。
虽然我们的编剧协会还没有这样的力量,我们可以归咎于社会形态、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但是毕竟我们的组织不再甘于沉默,它的维权宣言促使编剧们清醒,为了创作尊严和应有的公道,我们的组织开始用群体的力量与没有被限制的资本力量抗争。
虽然现在的抗争有些微弱,但是我相信这不会是中国编剧们最后的一次发声。
作者:刘誉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