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忆骑藏31)

(2010-10-24 19:23:57)
标签:

北京

骑行

西藏

骑车

汉中

自行车

秦岭

红叶

原创

旅游

分类: 从京骑行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 。--- 2009年10月26日09:47 从陕西汉中向秦岭太白县骑行途中拍摄的雨中红叶。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单车向秦岭,汉中过江口。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碧枝渐北黄,古道天边走。昨晚到西安,万里一回首。

 
《秋日的私语》钢琴曲 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
 

  ———  单车向秦岭,汉中过江口  ———  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  ———  碧枝渐北黄,古道天边走  ———  昨晚到西安,万里一回首  ———

     骑藏回京途中,从汉中骑车向北去西安,要翻越最后一座大山:秦岭。骑过万水千山后,一想到就要到家了(其实离京还有1700多公里呢);一想到就能体验课本上讲的中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一山隔两季的变化;一想到能在一天时间里见到绿叶怎样变红,青翠如何渐黄;一想到能在前往秦岭主峰太白山的路上,看到许多三国等历代古迹,老梦心中涌起的豪情之外,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2009年10月25日早晨骑行秦岭路上,来首诗吧,这回不朗诵古诗词了,自己写,边骑车边打腹稿。第一天骑行的前两句套用唐诗《使至塞上》王维写的前两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向秦岭,汉中过江口”。头一句在汉中市里就想好了,第二句骑到江口镇写成,诗的韵脚有了,余下的诗句却写不出来,不是还有三四天才能骑到西安吗,干脆改成一天写两句,见什么景写什么词,诗句就放在博文里当标题。

   第二天上午,下了一夜的山雨还在静静地飘下,老梦冒雨离开江口镇的旅店骑行不久,远方的一团红叶映入眼帘,那么鲜艳,那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渐渐地,随着海拔的升高,那一团团红叶,变成漫山遍野,那一簇簇红叶,渐成几十公里的绵延,那高山峻岭缭绕的白云,为秦岭红叶平添一股高远壮丽的意境画面… 。多么壮观的红叶,尽情地欣赏吧,老梦的第三四句诗也随口吟成:“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摘几句老梦当晚在鹦鸽镇用手机写博中的一段感受:“早晨凉意浓浓,一路上的秋色也渐行渐浓,自行车平缓地向前爬坡,路两边绵延高大的群山,被成片的红叶绿叶黄叶妆扮的多彩多姿。一簇簇红叶似红红的火焰,满山遍野地燃烧;我多次赏过北京的香山红叶,很美的;如果说香山红叶是小家碧玉,那秦岭红叶就是大家闺秀;绵延几十公里的红叶,在雨里争艳,在寒中送暖,在云边飘逸,显得那么高远壮丽”)

   第三天上午蓝天白云,出鹦鸽镇不远,路过通往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太白山的山门,这一条古道在群山中蜿蜒,向东伸向有众多诗人登临的太白山。老梦车轮下的柏油路“古道”,好似在群山之上游走,路边的树叶也渐渐变黄衰落。今天的第五六句诗,又在行吟中完成:“碧枝渐北黄,古道天边走”。

   第四天傍晚,下秦岭骑过一段“八百里秦川”后,老梦站在了西安古城门前,最后两句诗,在西安一家网吧里吟成:“昨晚到西安,万里一回首”。

   四天行程377公里,那一刻只感觉秦岭和青藏高原,已从车轮下,印在了遥远的天边…

 

  ———  单车向秦岭,汉中过江口  ———  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  ———  碧枝渐北黄,古道天边走  ———  昨晚到西安,万里一回首  ———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2009年10月23日上午,快到汉中的路边菜地,这个女孩在自家地里,拔几个萝卜回家烧菜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快到汉中的铁路边菜地。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快到汉中的路边菜地。老梦光顾得赏景了,车轱辘第十四次踩上“地雷”--又扎胎了。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 2009年10月26日早晨06:42 在秦岭江口镇锅厂村旅店里,老梦用手机写的游记部分截图。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10月25日清晨,老梦路过汉中市里的拜将台门口,开始骑车翻越秦岭。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汉中市里的高架桥边,树木翠绿。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出汉中向西留坝一带的褒河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绿水青山中的这个栈道是重建的。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汉中向西通往小秦岭的这段公路是316国道;汉中向东北翻越大秦岭通往西安的公路是108国道,老梦没走108国道。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的山路上,海拔渐渐升高。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傍晚,快骑到江口镇了,找地方住下。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10月26日上午,雨中骑向秦岭更高处。太白山主峰海拔3767米。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 2009年10月27日清晨08:37 在秦岭鹦鸽镇招待所里老梦用手机写的游记部分截图。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远方一团团红叶映入眼帘,那么鲜艳,那么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随着海拔的升高,那一团团红叶,变成漫山遍野。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那一簇簇红叶,渐成几十公里的绵延。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那高山峻岭缭绕的白云,为秦岭红叶平添一股高远壮丽的意境画面… 。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早晨凉意浓浓,一路上的秋色也渐行渐浓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路两边绵延高大的群山,被成片的红叶绿叶黄叶妆扮的多彩多姿。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一簇簇红叶似红红的火焰,满山遍野地燃烧;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红叶深处有人家。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在这样美的环境里垂钓,该是多么的赏心悦目。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绵延几十公里的红叶,在雨里争艳,在寒中送暖,在云边飘逸,显得那么高远壮丽。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诗意地骑行秦岭,老梦途中小憩。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这条柏油路上的“褒斜古道”,曾经是三国时期重要的运兵运粮道路。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过太白县开始下山,远方白云深处,深藏着海拔3767米的秦岭主峰太白山(这段山路是“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懿”故事的发生地)。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10月27日上午开始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红叶,让秦岭变得绚丽多彩。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鹦鸽镇附近的路口,是通往太白山主峰的山门。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碧枝渐北黄。路边的树叶也渐渐变黄衰落。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古道天边走。。老梦车轮下的柏油路“古道”,好似在群山之上游走。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古道天边走。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 2009年10月29日凌晨西安一家网吧里,老梦只写了几句游记后,坐在沙发上睡在电脑前。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昨晚到西安,


秦岭红叶:诗意地骑越 <wbr>(忆骑藏31)
   万里一回首。

 ---- 老梦当时的骑越秦岭博文游记:

《骑秦岭》北京老梦 2009.10.29.凌晨于西安Q2娱乐城网吧。

单车向秦岭,汉中过江口        (10月25日第1天晨从汉中骑行112.7km天黑到江口镇)

雨中秋红醉,岭上太白陡        (10月26日第2天晨从江口镇骑行103.3km天黑到鹦鸽镇)

碧枝渐北黄,古道天边走。        (10月27日第3天晨从鹦鸽镇骑行88.5km天黑到周至县东)

昨晚到西安,万里一回首。        (10月28日第4天晨从周至县东骑行72.6km天黑到西安城)

(诗成路上,疲至西安。待报平信,竟睡网吧。今晨赶活,从简速发。众友鼓励,日后再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