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2009-10-24 21:52:54)
标签:

杂谈

2009

北京

剑门关

昭化古城

骑行

自行车

汶川

照片

原创

分类: 从京骑行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请投票(共50张照片)10月23日晚上,老梦从大安骑到汉中。汉中的网吧真多,老梦找了一家一层能放自行车的网吧,每小时收费1.3元,老梦这两天就在网吧过夜,10月25日将翻越秦岭骑行西安。老梦自今年5月3日骑游至今共173天,总里程8193.4公里。老梦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值得记忆的地方,但是最值得记住的地方就是汶川,那是令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震源中心映秀和汶川都在大搞震后建设,通往映秀的公路断路修建。老梦单车前往,替大家看到了真实的映秀,真实的汶川。老梦从震区一路走来到达汉中,因山路艰难,骑行颇费时间和体力,因有些县镇里的网吧不好找,老梦拍摄的许多照片无法及时上传,就是到了网吧如林的汉中,老梦也只能上传一点照片,因为10月25日老梦就要骑车翻越秦岭去西安了,时间真紧。24日上午在网吧休整,午饭后去汉中市里去找专业自行车店修车配备零件。从汶川一路上走来到汉中,有许多路段都是砂石路泥土路泥巴路,对自行车损坏较大:在汶川前车胎爆胎,老梦换上备胎继续前进;骑到昭化古城后车条断了四根;前后变速线也都断了一半待换。好了,先简单看看照片吧,从汶川开始看。---10月25日汉中环宇网吧老梦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2日上午老梦骑到汶川。下午二次来看看汶川第二小学新校址时,巧遇学校的时钟即将指向那个难忘的时刻:“12日14:28分”,老梦赶紧远距离抓拍一张。(2009年10月12日, 14:28:42拍摄)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校门口的小诗。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待来到正门时时间是14:31分,学生们正在上课。(2009年10月12日, 14:31:12拍摄于汶川第二小学新校址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3日早上出发去北川,当老梦路过汶川一中时,前车胎不忍超长距离运转,终于爆胎,里外胎报废。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这是骑藏以来第12次扎胎,“12”是个轮回数字最后一位;轮胎第12次不扎了,以爆胎“抗议”老梦的虐待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换上新的继续前进。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下午从汶川骑到茂县,三点半继续前行遭遇二十多公里烂泥巴盘山路,六点四十就天黑,赶紧搭货车翻山。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35公里泥路,热心司机把老梦送到山里村庄一家旅店时,只收搭车费12元。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4日上午从甘沟骑往治城的山道上,每遇到施工的地方就要停留十几分钟。这是铲车在清除松动土石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只有等待车辆信号员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下午14:42分,老梦骑到去北川的大修山路上正在发生滚石的危险地带。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山石在铲车前面飞滚,老梦在铲车那个位置等待,被信号员喊了回来。半小时后平安通过。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老梦心有余悸地回头再看一眼。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5日治城(禹乡)上午九点,去北川的公路因地震被毁,新修改道经擂鼓去北川的山路异常艰险,烂泥陡坡路,大货大客禁行,上山车辆都要在进山路口登记。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转悠一个小时还没有找到要搭的车的老梦,在路口执勤的交警何警官的帮助下,找到一辆回绵阳的货车。非常感谢这位何警官,他是羌族人,在治城(禹乡)交通路段工作。(治城是大禹的故乡)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热心司机王师傅开车带老梦走山路。这个急弯坡度很大,推车都费劲,老梦庆幸没有冒然骑行这条艰难山路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货车开进山上的云里,泥路加迷雾开车也难。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许多陡坡自行车推行都极难,这是老梦自骑藏以来所遭遇的最艰难的山路。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下午到了绵阳城区,王师傅把老梦送到一家网吧门前就走了,老梦自拍一张泥腿子照片留念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6日中午,老梦骑到梓潼县,“金榜题名”和“魁星点斗”是这里的人造景观。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魁星点斗。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金榜题名石碑上的状元榜记录所有朝代的文武状元。这里还有太平天国的8名状元。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出了梓潼县就到了全国文保七曲山大庙,老梦在大庙前的大坡上,和成都骑车来的老年车友合影。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7日中午,108国道第2000公里里程碑处,这里古柏很多,是“剑门蜀道”的一部分。10月17日骑行44.7km。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傍晚老梦骑到剑阁老县城普安镇,又见到开三个轱辘旅游的成都车友。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8日中午,在剑门蜀道上的饭馆里,吃上剑门豆腐之一:怀胎豆腐,15元一盘。18日骑行41.3km。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翠云廊景区里的“阿斗柏”。223年蜀降魏,阿斗被押送洛阳途中遇大雨避于此柏,百姓后闻阿斗乐不思蜀,气愤连累此柏,刀劈火烧至柏树半身干枯。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松柏长青树”,树龄2300多年,树干似松树叶如柏,稀有树种,世界上仅此一株。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下午来到剑门关镇,剑门关古镇街两旁古色古香的三四层小楼全是新建的,青石板路正在断路修建。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傍晚来到剑门关景区。景区闭园大修,明年三月开放。老梦万里骑行不想留此遗憾,就沿泥路向施工区推行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剑门关古道。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山坡上的城楼正在拆除,不久将迁回旧址。剑门城楼原址在1935年川陕公路扩建时拆毁;198几年在原址山坡上重建;今年108国道改道从城楼原址左侧穿新建隧道而过,景区内的108国道将复原旧貌。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远方那个人站立的地方,就是剑门关城楼原址。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晚上老梦在剑门关景区山下农家饭馆兼旅馆里,又吃到剑门豆腐,35元一盘,分两顿吃完。大盘直径一尺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10月19日老梦从剑门关出发,沿着古蜀道,现在是新修建的柏油山路艰难骑行,去三国重镇昭化古城看看。19日骑行38.7km。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这只老母猪走路有意思,你往左它往左,你往右它往右,你快它快你慢它慢。直到前面那根电线杆它才让道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古桥新路各行其道。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前面是牛头山,就是三国里的姜维兵困牛头山的地方,下陡坡8公里就到昭化古城。此条险路禁行大客车。

10月20日--23日百七十日尘与土,八千公里云和月(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