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青岛奥帆五四周鸣天

标签:
图片旅游文化教育 |
海滨青岛
奥帆五四
1、一级方程式(简称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是由国际摩托艇联盟(Union
International
Molonautique,简称UIM)于1981年发起组织的,它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汽车赛一道,被公认为世界具有最大影响力和最高收视率的世界四大体育赛事之一。

2、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就是青岛国际帆船中心。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4、青岛奥帆中心多功能厅、奥运大火炬、奥运五环标志;1913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构思设计了奥林匹克标志,并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公开展示该标志。1920年,奥林匹克标志在安特卫普奥运会完成了奥运赛场上的首次亮相。2010年,国际奥委会发布新版奥林匹克标志,恢复了初版标志无缝交错的设计,沿用至今。

6、青岛海滨风景区是中国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区南部沿海一线,西起团岛,东至大麦岛,全长25公里,陆地面积8.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平方公里,环抱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等5个海湾,是中国唯一享有“世界最美海湾”美誉的景区。

9、“五月的风”为五四广场主题钢雕塑,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直径达27米,高约30米,重达700吨,由艺术家黄震设计;雕塑以单纯简练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成旋转腾空的“风”,顶部装置有火炬头,通体火红,寓意青岛与五四运动的渊源,五四运动是点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火种”,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10、明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主持修编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记述为:“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这里的“青”,即指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

11、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

12、青岛之星码头,青岛市市名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青岛市的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后于明嘉靖年间首度被记载于王士性的《广志绎》中。

13、通过三条南北向轴线即:西轴-海洋文化轴、中轴-欢庆文化轴
东轴-自然文化轴,组成了意向的“川”字。以“欢舞·海纳百川”为主题,寓意开放的青岛正以宽广胸襟,向世界敞开大门。

14、奥帆中心是一片很大的区域,这里有长长的沿海步道,沿着海边走走,或是靠在栏杆上呆呆地看海、赏夕阳,享受各种惬意。

15、青岛奥帆之星广场的建筑物、海信广场、阳光百货、百丽广场。

17、灯塔的底宽直径6米,灯笼宽4米,射程3公里,晚上会发出美轮美奂的6色光芒。奥帆灯塔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全青岛人的骄傲!

18、奥帆中心海边的帆船码头,一艘艘竖着桅杆的帆船和私家游艇泊满在港湾里,是道靓丽的风景线。

22、前方青岛市崂山区小麦岛桥。水上摩托(water
scooter)运动是集高科技、观赏、竞争和惊险刺激于一体,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高速水上运动。其比赛的场面壮观激烈、精彩纷呈、惊心动魄,是世界公认的具有较大影响力,较高收视率(仅次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和F1汽车)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一。

23、水上摩托是恋水的人都偏爱的一项极限运动,它带来的刺激是任何一个喜欢速度的人都想去尝试并超越的。在比赛中,水上摩托主要以竞速比赛为主。其比赛形式为闭合赛场的竞速,主要的技术环节有起步加速、超越和冲刺等。我国多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和国际比赛,并获得多种奖项,部分项目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4、水上摩托根据驾驶方式分为座式水上摩托和立式水上摩托(也称滑水型水上摩托)两种类型,国际摩托艇会式设立的比赛级别为:1、立式水上摩托800CC;2、座式水上摩托1200CC。

25、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水上摩托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 。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主办的首个联赛制水上运动项目,是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重点打造的一个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赛事平台。

26、中国摩托艇联赛采用全国联动巡回赛制,赛艇由中国方程式摩托艇(即F4赛艇)、坐式水上摩托、立式水上摩托三种艇型组成。2014年竞赛项目包括中国方程式摩托艇竞速赛、中国方程式摩托艇PK赛、坐式水上摩托竞速赛、立式水上摩托竞速赛、坐式水上摩托水上飞人赛等。

27、在青岛小麦岛桥上看小麦岛。

28、小麦岛陆上桥头下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赶海。蛤蜊、虾虎、海蛎子、泥螺、蛏子等。

29、青岛市银海码头,一座高达28米,由黄铜和不锈钢制成的妈祖造像在这里伫立,她保护着世世代代的渔民出海打渔,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平安。旁边就是中国水准零点标志地下旱井内的“零点”石球。1900年,青岛验潮站开始验潮,1904年正式建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在青岛观象山建成,全国所有海拔高度都是以水准原点为基准测量计算出来的。

30、在小麦岛观望陆上;中国海洋大学附属银海学校、海之恋公园、青岛极地海洋公园、青岛浮山森林公园、金岭山、崂山风景区、石老人海水浴场。

34、24.6.27日上午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等候入关,终于到达青岛港,下邮轮进入青岛邮轮母港。

35、到青岛首站——五四广场,澳门路边的建筑,蓝色的远雄国际广场:位于青岛市南区香港中路26号,在2011年建成。远雄国际广场总高度为223.00米,总楼层数为42层,是青岛第4高楼,主要作为写字楼、住宅、商业等用途。

36、进入青岛小麦岛公园的标志海豚雕塑。这几只“海豚”造型憨态可掬,彷佛在海洋中自由徜徉,洁白的雕塑与蓝色的海岸形成了完美的构图搭配,有如白浪与海风的完美交融。
海豚前面黑褐色石头像个大麦馒头?

37、小麦岛公园位于青岛市崂山区,通过修建的一条栈道进入。交通方式:游客可以乘坐地铁到麦岛站,然后步行大约10分钟即可到达小麦岛附近。此外自驾前往,公园附近设有停车场。

39、青岛小麦岛网红五棵松。不远处就是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水文和气象监测就是对我们平常看到的波浪、潮汐、潮落、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洋气压、湿度、风向、降水量和能见度等数据进行跟踪监测,并把这些数据及时上传到国家海洋气象预报中心。这项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赶海时,需要知道涨潮、落潮的时间;喜欢海泳的人们需要提前知道海水的温度。

40、国家海洋局小麦岛海洋环境监测站,始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海洋波浪观测站,是我国最早的海浪监测站和自动化检测示范站,长期开展海洋水文和气象观测,并承担和参与了多个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为我国海洋观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部分资料摘至百度)
前一篇:海上看日出邮轮舷歌周鸣天
后一篇:青岛扫描欧洲风情周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