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2022-10-03 18:36:28)
标签:

图片

时评

历史

文化

教育

                             浅谈诗画之统一
  
                                   周鸣天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中国画在画上题诗大约始于五代,从北宋“文人画”崛起至今,已千余年矣!苏东坡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确,中国画在世界艺林中,有不同凡响之处而独具一格,在于她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且包含了文、史、哲的思维,诗的韵律、想像、思维和联想。突破了单纯视觉艺术的时空思维的局限性。诗画的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更体现善与美的和谐与意境,(清代)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泛觞。”
  (元)王冕作“墨梅图”,作为视觉艺术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当在画上题上“墨梅图题诗: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其主题及深刻的寓意,已远远深化了画面所不能表现的内涵了。
   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所画墨竹上题写了: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亦是同理。近人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在日本人几次求画都被拒绝,不断加压下,最后在纸上画了四只螃蟹跃然纸上,然而,款题是“看你横行到几时”,落款为“铁吾将军”;其画意就转化而超出单纯的画面所画之物所能表达的深远寓意了。如是等等。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笔者亦有些体验; 一次我们四川书画函授学院的几名老师,与新闻界的朋友举行笔会;与会者四川内参副总编杨全新先生、中国电子报副站长李铁城先生、四川文化报主任宋朝晖先生等一众记者。正酣, 忽然一记者,求画耗子,一问缘由方知,是新闻工作者本人属鼠。笔者在处理时,用写意手法画上一横向老鼠,再画上一竖向油灯,在造型上尽量避开,尖嘴贼眼细长尾,让人恶心的形象,但这远不能登堂入室,就算是画成人见人爱的米老鼠,也只能是对大男人记者的戏谑。众目之下,急思良苦,终于有了“十二属相子为先,偷来光明照人间”的两句题款,既说明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又解了记者的“命题”。本人也很满意,同时又寄托了画家对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舆论与先导的勉励。
    
           浅谈诗画之统一|周鸣天


     一次受朋友相邀,参加一个画展,要以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为主题进行创作,对画“山水”“花鸟”的中国画画家来说,无疑也是道难题。弄不好,就滑到直观图解式的形而上学的歧途上去了。曾几何时我们都记忆犹新;画山水的画家们,在山上画上无数红旗、梯田就是——“农业学大寨。画人物的,画上机器、戴工装帽的——就是工业学大庆。画花鸟的呢,画完梅花,甩上锌白就是——“梅花欢喜漫天雪”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笔者在创作这个主题时,选择了历来代表正直、气节的竹,作为表达主题的载体:以大斑竹杆从左边直冲而上,象征我中华民族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再横空画出数支风竹,背景打破传统的留白,以血红色为主,画出风血之势,以示人,血与火的八年抗战的严酷。并在画上题写了:
“全民抗战整八年,
神洲何处无硝烟?
腥风血雨几番后,
中华民族更巍然”
四句诗。以表明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几番”较量,中华民族没有被消亡,而今仍屹立于世界之林······

    由此可见中国画的诗画之统一,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朝着这一境界不断努力、自我完善,相信不久,我们都会拿出一幅幅“画有尽而意无穷”的好作品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