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建创新机制,学习春夏秋冬

(2017-08-31 20:54:57)
标签:

创新

分类: 定位战略营销策划

论及中国的创新城市,当首推深圳。然深圳模式极难复制,因为深圳是短期集全国之人才、物力、财力及特殊政策“无中生有”地造就出来的崭新的特大城市。创新,对于大部分旧俗已成的城市而言,则需要培育,而培育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季养生哲学,尤值借鉴。

创新,无疑对应四季中的春季。只要有适当的土壤、雨水、温度、阳光,用人格化的语言说就是“仁”,即《黄帝内经》说的“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就有蛰虫昭苏,吐芽绽叶,借用《周易》的“象思维”,这就是“春生之象”,也是“创新之象”。现在各地实施的创新驱动政策,多合此象。

但是,有的地方觉得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见“夏长”,如同看不到芳草绿野、一碧万顷,因此无感。所谓“夏长”,就是使“春生之气”经历夏热而得到宣泄,“使气得泄”,这是《黄帝内经》的语言,可以理解为让生气畅发。市场机制下的风险投资机制好似夏季,一方面风险投资需要审视“生机”,如同炎风热浪;另一方面风投又可以让“生机”继续生发蕃秀。另外,政府的行政如果不利于创投,以及过高的成本,也可能成为阻碍生发的力量。春生之地不是必然会成为夏长之地,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春生”于上海,却不能“夏长”于上海,就是一例。

秋收,“收”主要指“收敛”,《黄帝内经》谓此时气机的要点在于“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用今语则给予一定的宽容平实的空间,而不是急于收割利益。试想如果税务局一开始追着阿里巴巴的卖家征税,支付宝可能不会长成覆盖广远的“参天大树”。

到此,似乎创新的过程已经完成,其实不然。一方面,新的事物到了秋后,就是旧事物了,如果任由发展,就会成为寡头,形成垄断,而影响整个大地的生机,因而需要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本轮生机已完成,旧的可能死去,下一轮的“生机”在哪里?又如何才能生生不息呢?这时就需要冬天了。冬的一面是“严冬”,要让该去的去掉,该止的止住;另一面称为“冬藏”,《黄帝内经》谓“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就是说来年春天的生机,有赖于今年冬天的藏养。所谓“冬藏”,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修养生息,一层是积累底蕴,这是保证来年“春生”的基础。一般而言,中小型的创新更多来自休养生息,而重大的创新可能不是时时都有,一旦产生,一定与底蕴的积累关系更为密切。

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机制,肯定是一个循环,而不是一个片段,此循环的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季养生哲学是高度契合的,这种创新机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模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另外,构建一个出色的创新机制,需要为政者的德治精神,此德治精神的内涵就是《周易》的“元亨利贞”政治哲学,亦不可等闲视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