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2022-09-13 23:11:13)
标签:

转载

南京西路位于黄浦、静安两区,东起西藏中路,西迄延安西路,全长3833米。其中,黄陂北路至西藏中路一段被评定为上海市一类历史风貌保护道路、64条永不可拓宽道路之一。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由上海“英租界跑马总会”出资筑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属越界辟筑,初筑“泥城浜”(今西藏中路)至“徐家汇路”(今华山路)一段,为简便泥土跑马道,以静安寺前“涌泉浜”而取名“涌泉路”,亦称“静安寺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铺就石子路面,翌年,路侧种植悬铃木。1921年向西延长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1945年该道路更名为“南京西路”,沿用至今。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兴起于1881年,当时随着“静安寺”复建的完成,周边设摊列肆,形成早期庙会。1899年,“静安寺路”划入公共租界,1908年,英商铺设的有轨电车从静安寺至外滩载客运行。随着市政的建设与发展,权贵与富商门纷纷在此争购土地,营造私园、住宅和娱乐场所,同时开店设市,催化着“静安寺路”向繁华商街的急剧演变。先是以“敬义坊”、“慈惠北里”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旧式里弄住宅出现,后是公寓大楼成片崛起,娱乐设施不断兴盛,商业全面繁荣。抗战爆发后,大批商贾和难民涌入沦为“孤岛”的“静安寺路”避祸,更多著名商号迁此开店设行,至此,“静安寺路” 成为旧上海“十里洋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后,海外资本重返上海,大量洋货店及西菜馆、西服、西药、照相等行业给已改名为“南京西路”的该道路再度带来繁荣与发展。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104号为“金门大酒店”,曾名“华侨饭店”,该建筑原名“华安大楼”,由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投资,始建于1924年,建成于1926年。大楼平面呈工字形,立体三段式,中央顶部有塔楼和镏金穹顶,外观呈新古典主义式,采用了多种风格的装饰,自下而上有爱奥尼克柱、多立克柱、科林斯柱、塔什干柱。大楼竣工后,底层作铺面,2层为公司办公,3-8层开设饭店。1933年,由香港华人租下该大楼,开设“金门大饭店”。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150号为“西侨青年会”旧址,始建于1928年,建成于1932年,当时为在上海的西方侨民体育文娱活动中心,1-3层分别为娱乐大厅,阅览大厅和餐厅,并有游泳池等设施,三层以上为客房。该建筑占地1933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U”字型,前面9层,后面11层,框架结构,具有罗马式和装饰艺术派折衷主义相结合的风格。

该大楼是上海近代史上最早、最现代化的高层现代化建筑,内含温水游泳馆、篮球馆、手球馆、保龄球馆、交谊大厅及体操室、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场所,还有客房、餐厅等,1953年辟为上海市体育俱乐部,亦称“体育大厦”,是一处综合性体育场所,并设有“上海体育博物馆”。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170号为“国际饭店”,是旧时上海著名饭店、重要地标建筑之一。“国际饭店”由4家银行联合投资,兴建于19315月,至193412月竣工并开业,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陶馥记营造厂”建造。大楼钢框架结构,为当时美国装饰艺术运动摩天楼风格,外墙使用深褐色面砖,竖线条处理,顶部层层收进,显示出强烈的立体感。大楼占地面积11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50平方米,地上22层,地下2层,地上高度83.8米,1952年前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至1968年建成“广州宾馆”之前,长期是中国第一高楼,旧时因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该大楼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1950年上海市确立其上海“原点坐标”的位置。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325号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旧址。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西方人在来上海定居的同时,也带来诸如跑马活动等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奢华的娱乐体验,而且成为具有惊人利润的博彩产业。上海最早的跑马场由“跑马总会”建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后经三次迁建,1932年在赛马场的西北角建造“总会大楼”供会员娱乐。该建筑由英国“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大楼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高四层,建成后即成为南京西路上的地标。1949年后,该建筑曾先后作为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等,现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南京西路1081号为“梅龙镇酒家”,创设于1938年其以古典京剧“游龙戏凤”中“正德皇帝”微服私访“梅龙镇酒肆”之轶闻而得名,昔日是社会名流贤达的聚会佳地,如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特级酒家。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转载]上海市-南京西路风貌保护道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