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结巴,妈妈犯愁!

(2008-07-09 13:02:59)
标签:

育儿

    堆堆的语言发展过程可以说是很顺利的.

    八个月就能无意识的喊爸爸妈妈,到了一岁三个月时,称呼一类的都会说,还会说简单的话.二岁三个月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对于堆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是诧异,还说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真的很不错.现在三岁九个月的堆堆,说话反而结巴起来了.

    这结巴的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有一天,堆堆放学回到家,想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是我,我,我-----的我了半天,也没说出来,最后,我看见堆堆稍微的调整了一下自己,使了好大的力气,才完整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当时,我并没有在意,只为这只是他的一时失语,可是,情况并不像我所想的这么乐观,之后一直到今天,堆每天都会有这种说话结巴的情况出现.

    刚开始我并没有对他这种说话方法表示过批评,他这样说话的时候,我就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我怕如果我批评他,他就会紧张,越紧张越说不清楚,可是,后来他还是这样,我就对他说,让他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好以后,再慢慢的说给妈妈听.但是,也没有效果,堆堆现在说话还是结巴,当遇到自己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就结巴,然后,缓一下,就会使很大的力气把要说的话喊出来.

    我不知道,堆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专门在网上查了一下.

 

 

口吃是一种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时中断、重复、不流畅。口吃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约占儿童总数的5%。通常2-4岁间出现,男孩比女孩约多3倍。口吃多在幼儿期形成,也易在幼儿期纠正;如果在幼儿期没得到良好的纠正,可延续至成年,有的则伴随终生。大约每1000个成年人中,有3人会出现持续口吃。                      


 

口吃的原因


●强行纠正“左撇子”。人们常常把控制说话能力的脑半球称为优势半球,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右侧。如果家长、幼儿园老师强迫左手优势儿童(俗称“左撇子”)用右手拿筷子、拿剪刀等,就有可能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出现口吃。


●模仿他人口吃。很多儿童的口吃是模仿他人的口吃而习得的。口吃的感染性很强,由于儿童的语言机能还不完善,很容易受影响,如孩子之间的互相模仿、经常和口吃的人接触等,均可导致儿童出现口吃。


●突然的精神刺激。如父母争吵,环境突变,强烈的惊吓,均可给孩子心理造成紧张。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就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口吃。


●父母要求过急。孩子在学习说话的阶段常有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的情况,父母如过多矫正,甚至孩子一句话没说完就打断孩子说话,急于纠正,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说话时愈发紧张,越怕说错,就越容易说错。这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就会出现口吃。


●遗传影响。统计资料表明,口吃患者家族中口吃的发生率高达65%。遗传学家研究发现,口吃可由决定声带音质的遗传因子遗传给下一代,但能通过训练加以纠正。


口吃患儿讲话时,常伴有口颊肌、面肌、颈肌、胸肌和腹肌的紧张,有时四肢也会紧张,因此,往往出现面红耳赤、挤眉弄眼、张口结舌、伸颈昂头、握拳蹬脚,甚至出现拍大腿等紧张动作。但口吃儿童在唱歌、朗诵以及与布娃娃交谈时,多能流利地发音,这说明儿童口吃与说话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有关。


口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容易使儿童形成孤独、退缩、羞怯、自卑等不良个性。口吃儿童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害怕在大庭广众讲话,害怕上课时老师提问,害怕因口吃被同学讥笑,所以大多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其实,一般情况下,口吃儿童的语言器官发音是正常的,也无其他神经系统障碍,只要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矫正的。


 

口吃的矫治


●让孩子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简洁明确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如父母能与孩子一起念、一起讲,效果更好。


●耐心地与孩子多交谈。多做示范,少做纠正,以避免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尽量让孩子在说话的过程中,轻松自然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


●与孩子说话时,语速要放慢。如果孩子一时没有接上,不要急于提醒,而要自然地往下说,使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让孩子在不注意有口吃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说话。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打断,不断纠正,不断指责。


●帮助孩子树立治愈口吃的信心。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与语言环境,以减轻他对口吃的注意。尽可能让口吃的儿童与说话流利的孩子一起玩,同时告诉其他小朋友,不能讥笑、挖苦口吃的小朋友,以给口吃孩子以心理上的支持。


●语言纠正训练。家长要帮助口吃孩子做到“五要”:一要平稳,说话时情绪稳定,肌肉放松,呼吸均匀。二要缓慢,说话时语速要放慢,想好了再说,不要边想边说。三要清晰,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发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特别是每句话的第一个字。四要延长,元音要延长。五要多练,在不同的场合如家里、幼儿园、学校等,多讲多练。


●药物治疗。对于极个别症状特别严重的口吃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