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可谓规模空前,参会嘉宾代表来自包括国际民航组织(ICAO)、中国民用航空局、各地区民航管理局等民航管理机构、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代表;澳大利亚亚太航空运输研究中心(CAPA)、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协会(ELFAA)、亚太航空公司协会(AAPA),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德国汉莎等全服务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西部航空、九元航空、中国联合航空、欣丰虎航等低成本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上海机场、广州机场、重庆机场等机场集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大学等学术机构,共计100多家机构250多位代表集聚一堂,共商低成本航空发展大计。
雷蒙•邦雅曼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现代航空运输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推动者,有力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民航业提供了6000万个工作机会,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的金额超过20000亿美元,仅在亚太地区,就提供了2420多万个就业岗位和超过5000亿美元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其中,低成本航空成为促进航空运输增长的一个日益重要的因素。在美国,创新型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30%以上的定期国内航班服务,在欧洲,这一数字接近40%,在低成本航空出现较晚的亚太地区,短短十年,东南亚航空运输市场的低成本航空份额从几乎没有上升到近60%。这些成功共同反映了乘客对于廉价航空旅行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航空业的快速扩张,预计在短期内这种趋势将继续。
周来振副局长在主旨发言中,以低成本航空与传统航空持续包容性发展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第一,发展低成本航空是新常态下民航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低成本航空的形成并非依靠行政力量,而是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第二,发展低成本航空符合民航产业发展战略导向,能够调整和优化民航产业经济结构,为民航运输业带来经营理念的革命,有效提升民航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低成本航空与传统航空不断实现经营模式的相互转变与融合。低成本航空与传统航空是两种不同的运营模式,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竞争关系,目前都在探索和创新,相互借鉴,针对旅客需求差异开展错位竞争可以实现双赢。
23日上午,第一场以“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新趋势”为题共有三位嘉宾代表发言,国际民航组织ICAO、亚太航空公司协会AAPA的代表发言后,我公司王煜副总裁做了题为《中国低成本航空业务实践与创新》的演讲,主要阐述了低成本航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春秋低成本航空的实践和创新之举。王煜副总裁的演讲赢得了在座嘉宾的掌声,雷蒙•邦雅曼秘书长还向身旁的周副局长赞赏了春秋航空王煜的发言。
民航局运输司、机场司、印尼民航局、欧洲LCC协会、中航信德国汉莎航空、亚太航空研究中心、南航、海航、中国联航、重庆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等的代表都在论坛会作了专题发言。
借用周来振副局长的发言,尽管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已经具备发展低成本航空的条件和基础,但仍面临理念需要转变、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等问题,必须树立兼容并包的发展理念,具有开放进取的竞争意识,依法合理定位政府功能、优化运营环境,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克服一些障碍和桎梏。
本次研讨会上,国内其他低成本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内的低成本航空中春秋不再是唯一,这意味着以后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有人甚至说是充满血雨腥风,我们春秋人只有狠练内功、提升自我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中国的民航大国、民航强国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