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岁老父亲弥留之际前后的日子里之七
(2009-07-25 14:19:31)
忠孝两全,全凭兄弟姐妹团结
——在93岁老父亲弥留之际前后的日子里之七
王正华
6月27日(星期六)上午9:00在沪的子女及家人聚拢在老父亲遗像前商量治丧,大家戏言“国有大臣,家有长子”要我拿主意。我首先感谢二妹在老父亲长达八年卧床的悉心照料;治丧事务建议请姐夫负责;也请全家支持姐夫。
姐夫今年已73岁,可是身体却很“硬朗”,更重要的是能管理、善断事。姐夫是1959年毕业的大学生,长期从事企业领导管理工作,曾是五千人大厂的厂长,在他担任厂长的日子里,使工厂生产任务蒸蒸日上。
总说是自古忠孝难两全却也不能说是颠沛不破,后来治丧的实践证明,我的安排完全正确。我虽是家里的长子,可是公司早一周前、甚至一个月前已经安排好的会议和工作有的很难推去。就说老父亲追悼会日子的选择,我只有周一上午之前有时间,星期一下午就得赶石家庄,然后转北京,接下的可能一周都回不了上海。老父亲是6月26日周五夜里21:40离世的,周六、日找公家和单位是最不方便办事的时间。例如:请老父亲单位的工会领导致悼词,因为老父亲的毛纺织厂已倒闭,原熟悉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上级管理公司我们小辈又从未有联系。周六傍晚,姐夫给我打电话说:找了一天毫无头绪。因为周六、日办事的人都不上班,能否把追悼会的时间改在周一15:00,希望能有周一上午半天的公务人员办公时间,可能找得到人。我思来想去只得说:最好不要。那头姐夫竟然答到:“晓得了”。
还有我在澳洲的小妹,听说老父亲逝世,顿时在电话那头就声泪俱下,诉说着远在异国他乡未能尽孝道,一定要回来参加追悼会。大家都劝她,不必回来了,我们家里的七个子女都是明事理、尽孝道的,任何一个都不存在未尽孝道的一说,尤其远在澳洲的小妹。大家挨个劝说无效,最后小妹在那头发出狠话:谁都没有权利阻止我见老父亲的最后一面,希望家里的哥哥姐姐给她二天时间一定能赶回上海。这下家里所有的人都哑语了,姐姐最先说追悼会延期二天吧,事后我才知道原来分歧如此之激烈。可是该想的办法早已经想过,挂上电话姐夫就做想改追悼会时间的姐姐和其他人的工作。对大家说:现在总不能兼顾了,如果改时间,正华必须要改掉很多已经与别人确定了的日程,如石家庄新闻会的工作,通知早已经发出,改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定会影响春秋这个大家庭的许多工作。还是我们自己小家来克服,做澳洲小妹工作损失会相对小些。晚上我回家,姐夫一句未提,进而说:如果毛麻公司的领导确实找不到,就设想了万一来不及找到父亲单位领导参加追悼会的预备方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