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岁老父亲弥留之际前后的日子里之五
(2009-07-23 19:42:55)
相夫教子的妻子,撑起家事“一片天”
——在93岁老父亲弥留之际前后的日子里之五
王正华
妻子与我认识前是学校的骨干,是学校教育业务的尖子。时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的杭苇局长,亲自带领市和区的教育局领导来妻子的班听课、教学科研,妻子的备课笔记还全文刊登在当时的《上海教育》
期刊上。我们结婚后住在我的家里,我和妻子二个人仍然是工作忙得顾不上家。老母亲说“我们王家七个子女,我可以救你们急,但不可能救你们难。”劝我们长此以往不是个办法。妻子明白婆婆的用意,想了好
长时间,对我说,你是个工作事业心很要强的男人,只要你身体好,我全身心支持你。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她主动提出准备放弃“升迁”“提高”的机会。我们也协商了好长时间,妻子逐步把教学科研工作、以至
于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工作也全部请免了。流淌岁月的实践证明老母亲和妻子的判断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
漫漫的岁月,经常看见的是妻子前面抱着一个送托儿所的小儿子,后面搀着一个送幼儿园的大儿子奔走在送“托”的路上,回到家里还要带、教儿子,“买、汏、烧”年复一年心甘情愿。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妻子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上有公婆、下有儿子,平辈的是嫂姑、嫂叔、妯娌,在一个屋檐下长达15年,居然没有一次争吵,连一次红脸都没有过。
差不多在我40岁时,老房拆迁,我和妻才有自己的小家,和大家庭分立而居。妻子相夫教子自不用多说,父母年迈后,大家庭所发生的一切,都会找她。尤其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总会第一个打电话找我妻商量,如果要送医院,更会先打电话给我妻。只要有我父母的电话来,妻子总是立即向领导请假,学校领导因为妻子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也知道我们大家庭的情况,一般会非常支持妻子。在学校领导同意后,交待好工作,总是最快的速度赶到家里,妻子再根据实际状况,紧急处理。赢得公婆和全家的信任,妻子也以此为荣。
老父亲最后的弥留期间,正逢大儿子家楼下人家装修,乒乒乓乓自不去说,装饰材料的气味实在受不了。大孙子只好放在我家,我又不在家,虽然请了“阿姨”,可是带孙子的事,几乎总是我妻全包。老父亲病危的时日,又差不多是二媳妇的分娩日,每天三处的奔跑,妻子说:既要(对孙子)尽祖母、祖父的责任,还要为我(对老父亲)尽孝心,让我全心工作、安心出差。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