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沙龙: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标签:
杂谈 |
导演:刘镇伟
编剧:刘镇伟
原著:吴承恩
演员:周星驰 .....至尊宝/孙悟空
莫文蔚 .....白晶晶
吴孟达
蓝洁瑛
刘镇伟
陆树铭 .....牛魔王
蔡少芬
制作人:杨国辉
原创音乐:赵季平
摄影:潘恒生
艺术指导:梁华生 动作指导:程小东
副导演/助理导演:江约诚
话说孙悟空护送唐三藏去西天取经,半路却和牛魔王合谋要杀害唐三藏,并偷走了月光宝盒。观音大士闻讯赶到,欲除掉孙悟空免得危害苍生。唐三藏慈悲为怀,愿以命相换,观音遂令悟空五百年后投胎作人,赎其罪孽。
五百年后的一天,五岳山下大漠风沙漫漫,斧头帮来了一个奇怪的女客春三十娘(蓝洁瑛饰)。众人在二当家(吴孟达饰)带领下欲行抢劫,反被她制住。匪头至尊宝(周星驰饰)率众复仇失败,春十三娘勒令群匪找一个脚底有三颗痣的人。晚上至尊宝等欲用迷香加害春三十娘,却令其现出蜘蛛精的真身。至尊宝孤身潜入春的房中,发现多了一个白晶晶(莫文蔚饰),至尊宝对她一见钟情。二当家夜探二女,查出原来春三十娘是蜘蛛精,白晶晶是白骨精,她们从菩提老祖那里得知唐三藏将会出现在五岳山,为了吃唐僧肉而来。二当家不幸被抓住,春三十娘用移魂大法将其奴化。菩提老祖为了挽回自己的口失来到五岳山,他说明至尊宝是孙悟空转世,至尊宝不相信。白骨精五百年前和孙悟空有一段纠缠不清的恋情,为了救至尊宝打伤了春十三娘,却中毒受伤。此时牛魔王杀到,二女不敌,挟持至尊宝和二当家回到盘丝洞。春十三娘逼迫白晶晶杀掉至尊宝,反被二人关在机关里。春欲用迷情大法对付至尊宝,又错用在二当家身上。白晶晶和至尊宝逃出后,白的毒发作开始尸变,至尊宝为了白返回盘丝洞,他以知道唐僧下落为由要挟春和他一起去救白晶晶。白早上醒来不见至尊宝,误以为至尊宝不顾她离去,悲愤跳崖,幸为牛魔王所救。
至尊宝在盘丝洞找到盘丝大仙留下的月光宝盒,此时牛魔王带白晶晶来到盘丝洞。白以为春和二当家生下的孩子是她和至尊宝所生,愤而自刎。至尊宝为了救白,使用月光宝盒使时光倒流,几次后产生故障,竟将其带回五百年前,这时紫霞仙子向她走来……
——————————————————————————————
太熟悉的电影~~不过你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看过吗?胶片!!!
3月14日(周六)上午9:30
和平街北口 金鸡百花影城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导演:刘镇伟
主演:周星驰
票价:10元
---------------------------------------------------------------------------------
在电影院重温经典。
老电影沙龙地址:北京 朝阳区 和平街北口 金鸡百花影城 (地铁5号线和平西桥站向东200米)
QQ群:10388668
MSN群:group272894@msnzone.cn
|
1994年上半年,香港制片人陈佩华开始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系拍片事宜,在最初看到剧本提纲时,《大话西游》并未引起西影厂更多的兴趣,但是考虑到周星驰的市场号召力和港片的商业利益(《赌圣》、《唐伯虎点秋香》票房都高达4000万以上),西影厂同意合作,并选择了曾拍摄过《红高粱》等片的宁夏镇北堡影视城为其外景拍摄基地,1994年七八月间《大话西游》正式开拍。
在100多天的时间内完成上、下两集电影的拍摄,拍摄工作分三组进行,A组由刘镇伟挂帅拍文戏,B组由程小东负责武打场面,C组在结束外景拍摄回到西安拍内景时组成,演员和工作人员赶场拍摄,时间紧张,辛苦异常,香港和西安的剧组人员也有琐碎的摩擦产生,但对于香港演员的敬业精神,西影厂的工作人员表示佩服。在整个影片完成拍摄之后,西影对完成片存有异议,当时任艺术副厂长的张子恩认为影片不能代表西影厂的艺术追求,甚至只能算是文化垃圾。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超出刘镇伟的估计,一部影片已装不下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所以两个影片在风格上是一致的。但是相比于前者,这部电影将感情描写的更加细致,也更加惊天动地,尤其是里面的经典对白,到现在还影响着一大批痴男怨女,最后的结局也颇有深意,最后“一生所爱”的主题曲更是恰到好处。
内地票房惨败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这两部影片按最初的设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后剧情的发展超出刘镇伟的估计,一部影片已装不下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将计划改变,一分为二。影片基本完成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内景拍摄和剪辑,12月21日,《月光宝盒》在香港公映。
《大话西游》共投资了6000多万港元,周星驰也是投资方之一,他和杨国辉等几人组建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大话西游》便是“开山之作”。为了配合贺岁片的档期,《月光宝盒》率先在1995年元旦时推出,票房一度火爆,在两天内全港六十家电影院票房总收入500多万港元,稍逊于成龙的《红番区》。
1995年8月《大话西游》在上海上映,后又在东北三省上映,票房也曾一度形势大好。“开门红”并未持续太久,随后的整体发行却急转直下,即使在当时最为火爆的香港市场,也最终以2500万收场,在两个多月后发行的《大圣娶亲》最后的票房却只有2000万,虽然能够收回成本,但与周星驰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远。
在北京,《大话西游》被当作发行失败的案例,1996年2月《月光宝盒》作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圣娶亲》登场,两部影片均只以20万左右的票房收场,有的电影公司在放映两天后就决定以国产影片换掉《大话西游》以免更多损失。
北京新影联的高军曾回忆,“在引进这部片子时,各电影公司经理就不太看好这部影片,觉得‘太吵太闹’,作为不被看好的电影,自然在北京也没有过多宣传。”而在1995年的香港金像奖评奖中,风头均被《东邪西毒》、《女人四十》、《饮食男女》等艺术片占尽,刘镇伟只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悄无声息后的戏剧性“大热”
对于《大话西游》的票房不理想,导演也从自身上找原因,认为不应“把片子分成上下两集,虽然素材多得不得了,也只好把它尽可能浓缩,宁可把观众压得透不过气来,也不能让他们泄气,受过这个教训,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1996年结束影院惨淡经营的《大话西游》将拷贝转到北京电影学院,或许是这样“另类”的影片更适合在校园的土壤里开花,电影在高校中的放映立刻引起“满堂彩”。开始有研究者专门研究影片的巡回式结构、台词对白、经典解构等之于文化学上的意义,影片兴起的确切时间虽已无从考证,但它与影片公映所打的“时间差”却是真实存在的,《大话西游》戏剧性的“大热”的核心区域应当就是各所高校,追捧者大多为莘莘学子。
促使《大话西游》重获“经典”的媒介除了1997年、1998年间的VCD热卖以外,还有电影频道的播出,1997年春节期间,为了配合春节的热闹气氛,《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在电视上播出,后曾重播过多次,这培养了一大批“大话迷”,而这部安排在非黄金时间播出的影片却创下了黄金时间播出的收视率。
此后《大话西游》正式进入“火爆期”,网络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的“大热”几乎是和网络、网站在中国的兴起同步进行的,1999年、2000年则进入《大话西游》的最鼎盛时期。而香港并没有像内地这样掀起长达六年之久的热潮,周星驰也曾重新剪辑出一个浓缩为一集的全新版本,但这个版本由于版权问题至今没有公开亮相,而对于这部影片在内地的大热,甚至连周星驰都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