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2-03-15 20:19:03)
标签:
历史 |
开阳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吹响了冲锋号,必须深入学习并结合开阳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全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效促进全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全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现状
1、全县公共文化设施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简况。
在全县乡镇、街道建成综合文化站,村(居)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93处,包括各级文保单位46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5处、市保9处、县保31处;马头寨古建筑完成第一批修缮项目及改水、改电、消防、防雷和安防智慧平台建设;宝王庙、长庆寺等古建文物有效维护。有8处革命文物列入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旅游开放文保单位1个。共有各级非遗名录31个,其中国家级名录1个,省级名录12个,市级名录16个,县级名录29个;各级传承人50人,其中省级3人,市级13人,县级34人;有省级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1个。
2、文化产业现状。全县文化产业个体确认241家,包括文化企业187家、民间非营利性组织3家、事业单位22家,涉及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其中,贵州超星信息技术、贵州阳光创业高速广告传媒、开阳浪人网络科技、贵州嘉年华文化娱乐、开阳县南国影城、贵州南江众力军利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规模以上文旅企业因疫情影响相继下规或停业。
3、文旅初步融合。已发表水东文化研究文章60多篇,公开出版《千年水东》等专著3部,水东文化重要载体马头寨成功申报为国保、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阳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水东宋氏传说、开阳贡茶、高台舞狮,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和坐夜宴,苗族服饰、斗牛节、杀鱼节等非遗项目成功列入省级非遗名录;建成张学良幽禁处旧址陈列馆、水东文化陈列馆和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全县旅游逐步注入文化元素,文旅融合初见成效。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1、旅游业发展定位。2021年制定了《开阳县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方案》,编制了《开阳县十四五文体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开阳县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开阳县南部规划片区总体概念规划》(草案),开阳县总体定位为贵阳北部水东文化硒养健康城,其中,禾丰乡、南江乡、龙岗镇分别定位为康游度假区、康居颐养区和健康制造区。
2、特色旅游发展简况。3个村入选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田坎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马头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禾丰乡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成功申报标准级村寨3家,优品级客栈1家,四星级农家乐9家,评定三星级农家乐8家。水东乡舍入选精品级客栈、云山茶海入选2021“贵州特色民宿”、星悦田园入选贵阳市银兰级避暑度假精品酒店公示名单。10家住宿企业、30家星级农家乐及30余家旅游商品信息录入智慧旅游平台。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4个;有3处革命文物列入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一般项目;已成功申报水东硒州旅游渡假区为省级旅游渡假区。
3、旅游业发展规模。成立了贵州开阳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次121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8.33亿元,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全年营业收入1610.3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文化产业规模不大。全县文化产业总体及企业241家,总数不多,没有1家上规文产企业;文化产业经营项目和模式单一;由于疫情影响出现负增长。
(二)旅游产业化水平低。全县多数景区景点都停留在传统游览层面,旅游业态薄弱,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旅游业同质化低水平竞争比较普遍,缺乏文化旅游品牌和旅游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
(三)文旅融合度较低。我县是水东文化的发祥地,拥有文物保护单位47个、非遗代表作名录3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中国传统村落各5个,但文化内涵挖掘和传承不够,缺乏活化利用,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做大文化产业。尽快配备贵州开阳文旅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领导班子并招聘专业人才,有效盘活全县旅游资产,有效支持原上规的贵州超星信息技术、贵州阳光创业高速广告传媒等6家文创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充分挖掘全县文物非遗的文化内涵,形成旅游商品,加快文化活态化步伐,推进动漫等文创产业发展,尽快扭转文化产业负增长局面,推动文化产业逐步壮大。
(二)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化。尽快把南部景区的水东文化遗存、故事、传说等活态化,逐步转变成景区景点的景观或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推动形成水东文化品牌和苗族蜡染、刺绣,富硒麻辣丝和开阳贡茶等旅游商品。今年开通县城到明德广场旅游专线,以水东文化陈列馆及游客服务中心为展示中心进行集中展示,形成底窝布依八寨一日游;尽快开通县城到落旺河渡口旅游专线,充分利用贵开快铁、贵遵复线、贵瓮高速、瓮开高速及落旺河到乌江黄金水道,十四五期间形成三条文旅融合旅游线路:东部北部县城——落望河——乌江红色生态游,南部县城——禾丰——南江——龙岗——毛云水东文化硒养游,西部禾丰——数谷小镇——张学良幽禁处旧址——宝王庙——白马峪温泉丹砂温泉游,东南部县城——南龙——龙岗——高寨茶旅硒养游。全面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化发展,推进形成贵阳北部水东文化康养健康城。
(三)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已完成《开阳历史脉络与文物古迹》,把全县现存文物非遗与两千多年的历史脉络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出竹王崇拜、龙马图腾、丹砂宝王、土司家庙、土司官衙、茶马古道、阳戏、地戏、花灯戏、蜡染、刺绣、苗族服饰、布依民歌等代表性文化符号,进一步深入开展水东文化研究,出版《水东简史》等通俗读物,提升改造水东文化陈列馆,发挥《水东启源大典》的宣传作用,创作拍摄电视剧《水东风云》,逐步形成水东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以落旺河渡口红色旅游游客集散中心为核心的茶山关红军渡口、坝子红军指挥所遗址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阳段项目建设,有效打造以马头寨和水东文化陈列馆为标志的水东文化品牌形象,利用禾丰水东文化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红色旅游游客集散中心,以马头寨、水东文化陈列馆、水东硒州旅游渡假区和红色旅游游客集散中心为依托,利用全县便捷的公路水路交通网络,全力推进全县文旅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南部水东文化硒养游、西部丹砂温泉游和东南部茶旅硒养游三条精品旅游线;并与北部遵义市播州区、息烽县,南部贵阳市区、乌当区、龙里县,东部瓮安县、福泉市,西部修文县有关景区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