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东文化中心
水东文化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04
  • 关注人气: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当的水东文化遗迹(原载《贵州政协报》)

(2016-12-17 09:23:49)
标签:

人文/历史

乌当的水东文化遗迹

                               □文/图 何先龙

  贵阳市乌当区是水东宋氏盛衰之地,1425年宋斌把私衙迁到洪边(今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寨)后,宋氏先后在洪边新建了会景亭、洪边八景、世禄堂、万松亭、无边风月楼、晚翠楼、崇圣观和宣泽桥等,在乌当(今东风镇)新建乌当桥,在乖西新建宣慰行台作私塾,在花仡佬(今花溪)建济番桥,宋斌先后纂修《贵州宣慰司志》和《宋氏世谱》;同时贵州都御使孔镛在省城建先民祠祀宋景阳等;正统八年(1443)宋昂全力支持副使李睿把贵州宣慰司儒学增修扩建成贵州最好的官学;成化时宋昂宋昱合著《联芳类稿》在北京刊行,是儒家文化与布依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晶,号称“欲与中原大家相角逐”,标志着水东文化达到顶峰。水东宋氏因此又叫洪边宋氏。1630年宋万化父子反叛被剿灭,水东宋氏革除,水东文化逐步衰落,但仍在民间继续传承至今。水东宋氏在洪边活动的百余年间,留下了众多文化古迹,如今乌当区仍是保留水东文化遗迹最多的区县之一。

  水东宋氏别业:位于乌当区东风镇云锦庄,是明初水东宋钦营造的宋氏别墅之一,宋斌迁洪边后“翠屏旭日”成为洪边八景之一。云锦庄现存宋斌墓(出土有《大明怀远将军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宋公墓志》盖和宋公墓志残碑)。宋钦(1305-1381),1324-1376年先后任八番顺元暨贵州宣慰使,是水东宋氏任职时间最长的土司,任职期间积极支持明朝在贵州建立卫所和学校;1376年因病退休,1381年宋钦卒后葬于云锦庄。宋钦墓至今保存完整,墓前有高大石华表两根。

  北衙古城遗址:1425年宋斌创建,明末水东宋氏革除后改建为贵州前卫洪边堡城,是水东宋氏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现仍存石城门和拴马石各一个。

  明代洪边八景遗址:万历《贵州通志》载,为1425年宋斌迁私衙于洪边后精心营造的八大景观,宣德年间(1426-1434)形成并有贵州巡按王子沂作《洪边八景诗》,包括翠屏旭日(今东风镇云锦庄,有“云锦当空九叠张”美誉)、秀岭晴霞(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附近,号称“闪色只疑丝染过,回文却讶锦裁成”)、北庄绮陌(新添寨镇北衙村,号称“四境为春觉最多”)、南谷琼林(新添寨镇原乌当区委处,号称“早梅破白春千树,雪竹埋青玉万竿”)、环溪素月(新添寨镇环溪河,号称“流光隐约移水鉴,静影分明洗玉盘”)、鉴照清风(洪边寨附近,号称“触翻荷露流香远,吹散杨花落水轻”)、马陇灵源(新添寨镇新庄村马陇坝,号称“一泓清水出山根,坎上流行觉有神”)和螺岩飞瀑(新添寨镇松溪上游滴水岩瀑布,号称“织锦机丝千尺展,玉龙鳞甲半空来”)。其中,翠屏旭日、环溪素月和螺岩飞瀑仍有迹可循,是研究水东宋氏不可多得的文化古迹。

  新堡马头寨:位于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元代龙章州,明代水东宋氏亲辖陇上马头地,明初置贵州前卫陇上堡,明代中后期陇上堡迁陇上(今新堡乡驻地陇上村),新堡因此得名。新堡马头寨元明清时期为汉族移民与仲家、宋家等布依族先民杂居区,清代嘉道时期居住有仲家30多户。现马头村村民以陈氏等布依族为主,保留有布依族“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是明代汉族与布依族融合形成的典型村寨,也是明代12马头遗迹之一,所属松林组是贵阳市美丽乡村示范点。

  宋斌墓:位于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寨凤凰山,1995年被盗,但基本保存完整,宋斌墓志铭基本完整(藏于乌当区文管所),是研究水东宋氏最重要的明代出土文物和石刻文献。墓志铭由正统时贵州按察副使李睿撰文、贵州儒学训导王训书丹、贵州布政司左参政王礼纂盖,共600多字,追溯了自宋氏始祖宋景阳北宋初征南入黔到宋斌18代人开疆辟土的历史,大部分与官方史料记载相符。其中部分记载填补了明代贵州历史上的空白,其一,明初宋斌之父宋诚任土司时外戚刘觉能欲谋害宋诚篡夺土司职位,是现存关于水东宋氏内部斗争的唯一记载;其二,1402年朱棣刚登基宋斌就率先朝贡,朱棣派使者到离南京150里开外的安徽当涂县采石矶迎接犒劳,在古代是莫大的殊荣,明朝仅徐达、廖永忠等屡立奇功的几个大功臣享受过“迎劳”礼遇,可见宋斌不仅治理贵州政绩突出,而且在贵州推行儒家文化成效显著,为贵州建省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朱棣诰封为怀远将军,并享受“迎劳”礼遇,在明代土司中绝无仅有;其三,永乐时1408年,一支花苗流落到水东辖地清水江畔(今开阳县高寨乡),由于生存困难即将造反,宋斌亲自到清水江边花苗聚居地奇申招谕安抚,使37户百余苗民安居乐业,花苗从此归附宋氏,奇申马头因此成为明代宋氏亲辖的洪边12马头中唯一的苗族马头;其四,1436年安顺各族人民起义,贵州各地风起响应,只有宋斌辖地水东人民奉守不乱,为表彰宋斌治黔功绩,1438年明朝把原属贵州卫管理的程番等13个长官司(今惠水县地)和平坝驿划归宋氏管理,水东宋氏辖地和人民倍增,盛况空前,《明实录》和《明史》也有相同记述,把已由卫所管理的土地再划归土司管理,在明代历史上属绝无仅有的历史事件。此外宋斌主持编修了《贵州宣慰司志》和《宋氏世谱》,可惜大陆已失传,如能在台湾或国外找到,无疑是研究贵州古代史极其重要的珍贵史料。

  乌当桥:位于东风镇新庄村。明成化时(1465-1487)贵州宣慰司舍人宋辂建,长二十余丈(73米),清道光年间重修,民国及解放后历有修葺,至今保存完整,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洪济桥遗址:位于新添寨镇北衙村洪边寨两里桥头寨。明嘉靖时1538年贵州宣慰使宋一清捐资支持谢鼎等创建,1540年王阳明嫡传弟子陈文学作《洪济桥记》,详细记述了修桥经过。桥一直使用至清末民国时期,解放后逐步废弃。

  九眼桥:一名汇川桥,又叫九眼桥,位于东风镇麦穰寨来仙阁旁。明正德嘉靖初宋昂族弟宋时创修,万历时1590年重建,清嘉庆时被洪冲毁后于1815年重修,现仍保存完整,并作为交通桥梁正常使用。

  朝阳古佛洞:位于东风镇云锦庄猫猫山。明初成为宋钦营造的宋氏别业组成部分,号称“绿水湾环”,“云锦流觞”。万历时1614年僧人性荣开辟作神龛,并刻有壁画及《朝阳古佛洞记》等。石刻中有“刹故司宅旧墟”语,可证云锦庄确系明初宋氏别业旧址。

  来仙阁:位于东风镇麦穰村南明河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总督随即在阁侧建仙临桥;后有武弁胡某在矶石上新建亭子,题名“水月招堤”。清嘉庆时1810年改建,贵州布政使陈预有记;1908年重修。现存建筑由阁、山门、禅房、两廊和照壁组成,占地4300多平方米,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w.gzzxb.org.cn/userfiles/images/A3-4(10).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