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好冷,去年年底把爸妈接了过来,做候鸟。住在离我走路十分钟的姐姐家里。
有10多年没有跟爸妈这么久天天相处,开始的时候,不免战战兢兢。我和他们都是。说话很客气,吃饭很客气,甚至走路都客气着。
在我的时间表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机动因素,叫老爸老妈。以前的那份基本上是,睡觉,打球,上班,吃饭,打电话。现在好像一下子全都乱了套了。
早上刚起来,就会接到他们的电话,问晚上回不回来吃饭啊?
中午开着会,老爸会说:修热水器的工人来了,该怎么办呢?
晚上刚刚回家,老妈会问:到家没有?
。。。。。。
应接不暇,好似多了N多N多的事情。
两个月后的现在,一起又回到了正轨。以前的那份时间表修改为了睡觉,打球,上班,吃饭,打电话,剩下的一切时间都是老爸老妈的。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的那种平衡,不同的是,长大的那个人是我,他们变小了,像两个孩子。
这两个月,我教会了他们发手机短信,如何给修理工小费等等等等。传递了很多后现代让他们大开眼界,不能照搬但认同的生活理念跟方式。
这两个月,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依赖,与无条件的爱。
元宵节的今天,本来想好跟他们一起吃汤圆,偏偏被姐姐接走,跟她婆婆公公吃饭去。一时间下了班不知道可以往何处去,十分寂落。只好狼狈地穿着雪地靴去练习场打球。打了30分钟,终于发现如果再次一个人,生活似乎不像从前那般美好。
姐姐早在他们来之前就下结论说:等他们走了,你一定会怅然若失。我当时很嘴硬:我肯定不会。
现在一想到老爸老妈4月份就要候鸟北归,真的希望时间慢慢地过。
有人算过,成年离开家后,一生加起来跟爸妈在一起的时间,不过也只有短短几个月。真希望,可以每天同他们一起,看着他们越变越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