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欧洲人

标签:
人在旅途旅行惯性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 |
旅行是一种惯性,一旦开始了行走,就停不下脚步。居住地是一个点,行走的脚步就是画圈,圈划得越大,未知的世界越大,对旅行的渴望也就越大。非常喜欢跟旅途中的路人聊天,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讲述丰富了我的人生。
欧洲人:这个世界为他们提供了旅行的一切便利。
遇到这个瑞典人是在纳米比亚唯一的五星级酒店HILTON的楼顶酒吧。看到东方面孔,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自我介绍自己曾在中国工作了6年。
这是个很健谈的人,游历了很多国家,这次圣诞旅行,走南非、穿坦桑、过纳米,每到一地就租车自驾游。说起对中国的感受,他说“IT’S OK(还行)”,他在宁波的一家化工公司工作过,还在上海居住过一段时间,广东、北京等地都去过。“中国年轻人英语都不错,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里的年轻人英语很流畅。”
他还曾去过朝鲜,这让我很意外,因为朝鲜的签证一向很难办的,但是他办的时候并不难,“通过一些手段就得到了”—边说边用手比划着点钱的动作。显然他对那次旅行印象深刻,介绍起来滔滔不绝:“我乘坐的是从平壤到北京的国际列车,非常好玩的是,这列车被分隔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车厢是中国人、一部分是朝鲜人,严格分开,不允许互相走动;但是我们西方人可以在互相隔离的车厢间走动,没有人管。”说起对朝鲜的印象:真穷!人饿得皮包骨头;路挺宽,但是没有车,人出行都是靠脚板。
楼顶酒吧
出国旅行,对国人来说是件需要下定决心、筹备很久的大事,对欧美人来说,则是背上背包、抬腿就走的家常便饭。
同样在沃湾,在某个店里问路的时候,有个漂亮的白人女孩告诉我,她曾在中国工作了3年,在四川南充做英语外教,一个我都没去过的地方。中国人、北欧人、纳米人,足迹在中国、非洲多次重叠,不禁感叹:世界好小!
欧美人出行,会选择最奢华的酒店,买最贵的东西。每次出国门,使用和兑换货币的时候,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郁闷:同样的劳动、差不多的薪水(不考虑汇率),他们的收入出国就增值,我们却是出国就贬值。看多了,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为他们提供了旅行的一切便利:签证唾手可得、语言都学他们的、货币向他们倾斜…
旅行,与钱有关,但不是正比关系。有些人把钱花在面子工程和奢侈品上,却说没钱旅行。钱花在什么地方性价比更高,见仁见智:把旅行视作折腾的,会觉得呆在家里看电视里的风景是种享受;把旅行视为生活必需品的,会觉得困守家中是浪费生命。